分享到: | 更多 |
二、坚持“三个重点”,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劳动竞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一是以开发区(经济园区)为重点。开发区(经济园区)作为经济发展主导型的地区,企业类型多元,非公企业集聚,职工总量较大。我们以此为重点,推广上海综合保税区的“核、点、线、面、体”的竞赛组织管理架构和实际做法,探索各类园区开展劳动竞赛的工作模式,指导与带动更多非公企业依靠职工、健康发展。
二是以实体实地型规模企业为重点。我们提出“十二五”期末上海非公企业劳动竞赛要实现两个80%的目标,即劳动竞赛覆盖已建会的规模以上实体实地型非公企业达到80%以上,参赛职工达到已建会的规模以上实体实地型非公企业从业人员的80%以上,今年这类企业开展劳动竞赛要达到50%以上。目前,一大批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如德尔福、普利司通、三菱电机等,以及永达集团、豫园商城等大型民营企业纷纷参赛。
三是以行业(产业)为重点。在批发零售业、食品加工、餐饮、物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竞争性行业,非公企业较为集中,而且小微企业占多数。在这些中小非公企业集中的产业和行业中,我们广泛动员组织职工开展技能比武、技术革新、对标找差等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不断提高工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如上海综保区航运物流行业工会每年在7-10月的高温季节开展集卡、大型货车司机“安全驾驶百日无事故”劳动竞赛,涌现了一批星级驾驶员和优秀驾驶员。
三、坚持“三项原则”,不断提升非公企业劳动竞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因地制宜原则。针对非公企业的组织体制、经营规模、管理方式、文化背景等实际,结合企业员工队伍年龄结构、技能结构、知识结构等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因情施策,不断提高竞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南京东路社区总工会面对区域内的非公企业“高端外企集中、中小企业集聚”的“两极化”走势,主抓两端开展劳动竞赛。对世界500强外企,社区总工会提出“引入竞赛、特色申报”的服务理念,赢得高端外企的认可;对散落于区域内的中小型企业,社区总工会采取“竞赛覆盖”的方式,以“携手保增长”为服务主题,把企业和职工凝聚起来,提增企业发展内动力。
二是合力推进原则。坚持党工共建,把非公企业劳动竞赛作为服务党的中心工作的重要途径。我们会同市工商联、市社会工作党委联合制定下发《关于深化本市非公企业劳动竞赛的指导意见》,共同开展非公企业劳动竞赛,同时三家单位建立了市级层面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全市非公企业劳动竞赛的指导推进力度。全市各区县、街镇以及非公企业比较集中的工业园区、经济园区也积极探索实践,加强合作、协同推进,努力形成“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推动、部门配合、员工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是循序渐进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群众工作规律,我们积极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不断丰富竞赛内容,增强竞赛实效。我们建立了93家市级非公企业劳动竞赛的直联点,通过开展培训、直线联系、座谈走访等方式,加强对非公企业工会开展劳动竞赛的指导与服务;先后召开了黄浦区和上海综保区两次现场推进会,总结先进经验,推广典型做法,推动全市非公企业劳动竞赛广泛开展。
创新实践是非公企业劳动竞赛的生命线,集聚智慧是非公企业劳动竞赛的活力泵,互利共赢是非公企业劳动竞赛的动力源。我们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本次会议要求,进一步动员和引导广大非公企业职工凝心聚力、岗位奉献,努力通过竞赛构建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和谐劳动关系,共同营造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发展环境,为非公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