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传化公益慈善研究院推出的《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报告为我们展示了近3000万具有自雇性质的卡车司机群体的生存境遇,呼吁全社会给予卡车司机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而在近期发生的有关这个群体的不稳定事件,也更加凸显了卡车司机的权益保护问题。
作为中国物流运输业的主体,卡车司机的劳动过程可谓艰辛和疲惫,日夜奔波在路上,不停地流转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强度极大。报告显示,卡车司机每天单次驾车平均时间为7.8个小时,而晚上8点以后开车3小时以上的卡车司机占比高达74.9%。由于其四海为家的特点,卡车司机平均20天才能与家人见面,吃住均在路上。他们不仅缺乏充足的休息时间和必要的休息条件,长期夜宿在车里,还要随时提防专门针对卡车司机的各类罚款,甚至偷油、偷货、碰瓷等不法行为,这进一步加剧了卡车司机的不安全感和疲惫感。不仅如此,由于高强度和长时间的驾驶,卡车司机均患有严重的职业病,他们几乎都受到颈椎病、腰疼和胃病的困扰,但却很难有时间休息和康复。
卡车司机群体高强度的劳动过程却没有达到相应的收入水平。报告显示,2016年卡车司机全年的平均收入为10.7万元,但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卡车司机占比高达71%。65.5%的卡车司机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下层。相比于其他群体,卡车司机具有更强烈的收入诉求。
首先,卡车司机是典型的高债务工作人群,相当部分卡车司机是自己购买卡车,但基本上都是靠借贷来购买。报告显示,卡车司机向银行贷款和家人朋友借款购车的比例超过70%。借贷在缓解资金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司机月供的压力负担。尤其在国内近年来不断提高环保标准的态势下,为了防止车辆被贴上黄标并由此产生的限行、加过滤器、甚至报废等限制行为,卡车司机都会选择尽量短的借贷周期,“与时间赛跑”,这进一步加大了收入压力。
其次,卡车司机的家庭负担较大。由于长期在外,“卡嫂”们就需要承担照顾家庭的主要职责。为了照顾孩子和老人,他们只能打零工或者全职照料,收入很少。与此同时,近一半的卡车司机家庭有两个孩子,且大部分孩子正处于上学年龄。因此,卡车司机是整个家庭经济的顶梁柱,需要承担家庭的全部生活费用,对开车收入的依赖性较高。
其三,大量互联网平台进入货运市场,对卡车司机的收入造成向下竞底压力。“运满满”“货车帮”等APP的出现,使得大量货运信息上传到了网上。表面上看,卡车司机有了更多的运货选择,但实际上却是吸引大批卡车司机加入运价的激烈竞争中。尤其是大量回程空车的加入,使得运价大幅下降,严重威胁卡车司机的基本收入。
卡车司机的生存境遇使得卡车司机群体开始有不稳定因素,并具有进一步演变成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卡车司机的“男性气概”以及四海为家的劳动过程中形成团结互助的传统,加之互联网媒体结合手机终端形成的强大组织动员能力,使得这支在路上的流动职业大军对自身境遇有了更深的思考以及开始实施集体行动要求改变现状。而如何解决他们的利益诉求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这不仅涉及到交通、路政、环保等公共政策调整,也涉及到互联网平台劳动关系责任的认定,以及产业工会体制该如何适应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