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河南郑州多位司机向媒体反映:郑州不少中石化加油站出现“缺油”状况,排队加油情况随处可见,更有市民大呼“无油可加”。2月9日,中石化官方微博“@中国石化郑州石油分公司”对此作出解释:因物流配送不到位,造成部分加油站汽油供应紧张。(2月9日《河南商报》)
加油机上都贴着“没油”的纸条,加油站外拉起“免入”的绳索……反正就是有钱也加不到油。那么,问题就来了:这究竟是因为加油站囤油惜售、还是当真满城加油站不约而同“缺油”?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此前有消息称,在享受到油价“十三连跌”后,春节前就要迎来2015年首次油价上涨了。
全城车主无油可加,连着几天没有消息,有质疑、无解释,直到2月9日才在官微贴出“因物流配送不到位,造成部分加油站汽油供应紧张,由此给客户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的说辞。这样的危机公关,对于央企来说,显得太过刻板、且姗姗来迟。
当然,囤个一两天的油,弄得满城风雨,确实好像很没有“性价比”。不过,“物流配送不到位”,这是个笼统的说法。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配送不到位”,理论上起码还有两种可能:一是物流的原因,二是石油公司的原因。譬如去年12月份,三亚市区里的多个加油站都无法加油,能加油的油站又爆满,据说诱因就是三亚市交警部门对油罐车限行所致;再譬如去年8月,兰州“油荒”成为全城头条,而加油站“断供”的源头也多次被指向恰好在当期发布的《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通告》……不管怎么说,此前的“油荒”总算能找到些站得住脚的理由。那么,郑州“缺油”的所谓“物流配送不到位”,真相究竟在哪里呢?
当下,石油早就不仅是“工业的血液”。作为垄断性供给的石油产品,销售方不仅承担着商品供给责任,更肩负公共利益的担当。说得再直接一点,石油具有类似柴米油盐的基本公共品的属性。蹊跷而缺乏透明度的“缺油”,难免令人对背后的肇因浮想联翩。公众更想追问的是:全城无油可加,“物流配送”会是背黑锅的“临时工”吗?或者说,石油巨头要不要在此事中承担供给不力的责任?
对郑州车主来说,上个周末最糟心的莫过于:车还在,钱也有,油没了。一纸歉意,能抚平质疑与创伤吗?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个语焉不详的“物流配送不到位”,会不会又在接下来的某个时间节点继续上演呢?
孙连宇:更要追问有毒胶囊的监管责任 2012-04-17 |
快评论 2012-05-04 |
“儿童成长阶梯标准”是进步还是退步? 2012-10-17 |
于丹被哄是种清醒剂? 2012-11-19 |
老百姓何以变成“老不信” 2013-02-18 |
邓海建:9万一块的车牌已偏离民生行政轨道 2013-03-25 |
谁来解开 拴子摆摊之绳? 2013-07-08 |
权力利他,拼车合法? 2014-01-02 |
仕途看好的副县长主动辞职,你怎么看 2014-07-17 |
冒死拦火车只奖一万元? 2014-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