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年底,各类企业均进入了“职代会召开季”。工会忙活了一年,都为职工做了哪些实事;职工权益实现呈现什么样的态势;工作中有哪些创新,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来年工会工作有哪些重要安排……这个“账本儿”,得通过职代会这个法定的形式向职工交代清楚。网上扑面而来的企业职代会召开信息显示,“互联网+”一词已连续多年保持高热度,成为工会工作创新中的一道“主菜”。中石化长岭分公司本周也将召开职代会,从重点梳理并拟向职工宣传的工会年度工作成就中可以看出,“互联网+”工会工作创新同样是重中之重。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3年多的时间,“互联网+”早已融入各行各业,越来越多企业和工会组织也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工会的“互联网+”发展和工作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单位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操作上却不见动静;一些单位看似建网络、建平台的工作搞得轰轰烈烈,实际操作上却是简单的“数学加法”、“物理反应”;一些单位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所费的精力倒是不小,但做出来的东西与职工话语体系完全两层皮,职工根本不买账。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关键问题在于落点不准、抓手不实。那么,“互联网+”语境下的企业工会工作创新,到底应该如何找准落点呢?以一个基层职工的感受,应该有以下几点。
企业工会“互联网+”核心是加“职工”。“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是党的根本方针。企业工会工作必须把职工作为核心,为职工维权,为职工服务。想要让工会服务职工的触角延伸再延伸,关键还是要把握“职工”这一核心,这也是工会“互联网+”工作的终极目标。“互联网+”时代为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平台和技术手段,能让之前有心而无力去做的服务借助互联网实现,能覆盖到更广大职工群体完成“普惠服务”,能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厘米”。因此,企业工会关于“互联网+”的工作,从顶层设计上首先就要坚持职工需求导向,坚持职工问题导向,以职工为本,打造“网上职工之家”,让工会服务窗口越来越向移动互联网延伸,实现信息多跑路,职工少跑腿,让工会的温度从“指尖”传递到“心间”。
企业工会“互联网+”重点是加“活力”。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指出,基层群团组织存在活动不足、凝聚力不够的问题。增强基层企业工会活力成为群团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互联网+”时代为增强基层企业工会活动提供了绝佳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将企业工会与员工沟通模式由“单向输出”转变为“双向互通”,真正让职工从“围观群众”变成“参与对象”,拉近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距离。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工会开通的“长炼工人”微信公众平台,在增强活力方面所下的功夫和取得的成效很值得推广借鉴:一是从建设到运营,始终坚持让一线职工唱“主角”,骨干小编均是来自一线员工,他们身处职工之中,知道职工所思所想所盼;二是基于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各种职工真正喜欢和需要的活动,2018年全年开展的几十项网上活动,“挖空心思”增强与职工的互动性,为工会“互联网+”的建设营造了良性循环的氛围。用活力聚人气,用人气增活力,这正是企业工会“互联网+”的正确“打开方式”。
企业工会“互联网+”要加“地气”。目前,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得到快速发展。许多企业工会正是通过这些平台来落实“互联网+”建设。企业工会通过这些平台宣传企业的政策、活动、会议、成就,并向职工传播企业发展理念、领导最新要求是应有的责任,但实际操作中却问题多多,引发不了职工的共鸣。究其原因,与话语姿态有关。常见的问题,比如在宣传中对领导大段讲话材料的通篇照搬,或是枯燥乏味的官话套话,“飞得太高”,导致职工根本“够不着”。因此,必须学会把“讲道理”和“讲故事”结合起来,使抽象的道理转化成具体的事例;把“大主题”和“小切口”结合起来,让企业的政策等转化为员工关心的话题;让员工看得懂、听得进,强化交流、淡化灌输。只有把面对职工的话语姿态调整到位,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职工,并为职工做好服务。
推进“互联网+”工会工作创新,不仅是时代发展和工会改革的要求,也是工会强化自身建设、全方位无缝隙服务职工的要求。只有找准了落点,把设计变成措施,把概念变成行动,企业工会才能真正玩转“互联网+”,形成全新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工作形态,以此提升工会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