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人物

打开云端上的梦想空间

何鼎鼎
2018-11-27 09:50:49  来源:人民日报

  【人物】上海建工集团塔吊师傅魏根生

  【故事】30年前,因黄浦江上建第一座桥,魏根生师傅一家动迁到上海浦东。随后几十年,他以一名吊车司机的身份,参与浦东建设。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把相机带上吊塔,拍下浦东不断刷新的天际线,成为他记录浦东成长的开始。浦东的楼越长越高,他也成了“海拔最高”的摄影师。这么多年,从K11大楼,到百联世贸大楼,再到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他不断“吊”起上海的新高度,更为城市的轮廓变迁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点评】

  绝美云图,展示魏师傅的视角;“上海高度”,定义了他的人生。建K11大楼,两年、278米;建百联世贸大楼,38个月、333米;建环球金融中心,40个月、492米;建上海中心大厦,3年多、632米……当他吊起一个个重逾数吨甚至几十吨的构件时,他也成了陆家嘴、浦东乃至上海新高度的第一见证者。浦东“长”多高,他就站到多高。

  浦东开发开放28年,这样的建设者不可胜数。上世纪90年代之前,黄浦江上不通桥,人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开发开放后,黄浦江上平均每两年就建成一座大桥,浦东也成了上海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排头兵。那些最基层的建设者在默默无闻地穿针引线,织就了这个城市繁荣与发展的基础,千千万万普通人,堪称伟大。

  正是因为对这个城市的自豪与热爱,让魏根生不仅是浦东的建设者,更成为忠实的记录者。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他在云端上展开梦想。晨光与夜幕、迷雾与骄阳,落在镜头里,融合在城市的发展变化中。高天上的流云、大地上的倒影,成为让人过目不忘的惊鸿一瞥。回看1998年建金茂大厦时用“傻瓜相机”拍的照片,魏根生也会笑笑,当时的东方明珠一枝独秀,黄浦江两岸楼还不高。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2014年2月3日,魏师傅晒了一张照片并留言,“我在上海最高的驾驶室喝铁观音”。这壶茶喝得不悠闲,因为那天是农历大年初四,“与云很近、与人很远”。然而,在“最高端”纵览城市天际线,高就高在把改革发展的时间线、历程线,呈现在更多人眼中、刻印在更多人心底。

  高空作业是一位塔吊司机的日常,让人看到了一个城市拔节生长背后的坚守。可以说,魏师傅用摄影作品,完成了一名建筑工人的自我表达。虽然他已经退休了,但经过自己建起的楼时,总会不自觉地多看几眼,并把以前随身带着的抱熊留在了塔吊驾驶室,“这是个吉祥物,能为其他同事保驾护航”。寥寥数语,满含这个“钢铁侠”对城市的挚爱,他和他的同事们也仍在壮阔东方,一起激荡起改革发展的大潮。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打开云端上的梦想空间

    30年前,因黄浦江上建第一座桥,魏根生师傅一家动迁到上海浦东。随后几十年,他以一名吊车司机的身份绝美云图,展示魏师傅的视角;“上海高度”,定义了他的人生。建K11大楼,两年、278米;建百联世贸大楼

  • 应该用什么眼光看孔乐琪

    近日,网上热传一段视频,是美国电影学院编剧系的中国留学生孔乐琪的毕业演讲。对她的演讲,很多人这么评价:“害羞内敛”是不少外国人对于中国人的刻板印象。这段话将这个女孩置于中国/美国的二元语境中:外国(美国)人如何看中国人?作者试图代表中国人对这种看法作出某种回应。

  • 榜样光辉润泽新时代共产党人

    11月23日上午,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光辉一生,榜样永世。刘少奇同志的英名,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紧密相连。

  • 关注脱贫攻坚,关爱扶贫干部

    据媒体报道,日前,云南大关县3名扶贫干部在工作途中遭遇车祸,其中一名年仅26岁的90后女干部遇难,另外两人受伤。遇难者王秋婷是大关县纪委监委派驻天星镇打瓦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这起车祸之所以引发舆论关注,是因为遇难者扶贫干部的特殊身份。消除贫困是人类的一个共同难题,脱贫攻坚是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改变命运的一个重大契机。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