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京A车牌案”拷问“一把手”权力规范
//www.workercn.cn2015-05-26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更多

  5月25日,北京市交管局原局长宋建国涉嫌受贿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开庭。围绕“京A”车牌滋生的种种腐败内幕,再次引发关注。

  自实施汽车限购政策以来,机动车号牌在北京早已成为稀缺资源。北京摇号难,是众多工薪阶层和上班族的共同感受。因摇不到号牌而无法购置向往已久的私家车,是不少人“心中长久的痛”。然而通过“京A车牌腐败案”,人们却极为吃惊地发现,如果在交管局有“硬关系”,不但号牌唾手可得,甚至拿到作为特殊身份象征的京A车牌,也并非难事。

  据媒体披露,由于京A车牌以往多为党政机关普遍使用,是有一定“特权”的标志,个人或社会私营单位的车如果挂上京A车牌,不但面上有光,更显得自己很有“门路”,背景深厚,有可能带来种种额外收益,所以许多人趋之若鹜。由于京A车牌没有纳入摇号池中,正常渠道很难得到,而决定京A车牌发放的,实际上只有市交管局长的一张嘴、一枝笔。因此,在宋建国担任市交管局长以后,不但他自己可以任意大笔一挥,让他的政商界“朋友”挂上京A车牌,就连他的秘书甚至司机,都能通过审批“A牌”生意赚钱,全不费吹灰之力。

  颇耐人寻味的是,市交管局的领导班子并非宋建国一人,班子成员本有相互监督之责。但披露的案情表明,有关车牌审批事项,有些宋建国不必亲自操办,口头交代给主管副局长就可以一路绿灯,而宋只管坐收钱财。交管局办公室秘书科科长王某,虽然只是科级干部,只因是宋建国的秘书,所以他拿的车牌批文,主管副局长也得乖乖签字。他不但可以办出京A车牌,还可以办出尾号相连的京A车牌!

  从这一案件可以看出,即便在北京这样的“首善之区”,在有关稀缺资源的管理制度设计上,对权力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基本上是没有“笼子”概念的。对许多人求之而不得的汽车牌照,包括许多人不惜花重金购买的京A牌照的重启审批,居然让交管局在内部操作,且不必班子讨论,“一把手”签字就可决定。这等于把不出事的赌注,完全押在了“一把手”的自律上,想不出事也难。

  必须承认,按目前的体制和机制设计,一些地方、部门或单位的“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乃至失控,是无法避免的事实,讨论多年,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而对“一把手”的权力如何规范,也是我们始终未能破解的反腐难题。多少个贪腐案例都反复说明,靠单位内部特别是班子力量制约“一把手”,只是“理想很丰满”的一厢情愿。有些与“一把手”相关的事项,特别是事关社会公共利益的事项,必须借助外部监督,尤其是公开之后的社会监督。

  首先是部门的权力要尽可能界限分明、全部公开。比如车牌的获得及报废车牌的重启使用,本应该全部纳入池中公开摇号,才能真正体现汽车限购政策的公平公正,也更有利于清除权力插手的“灰色地带”。其次是“一把手”的权力清单和运行方式应公开透明。比如,如果确有特殊需要由交管局长审批个别车牌号,也不妨向社会公开,只要合法合理合情,人们自会理解;如果遇到质疑,也未必不是好事,可以通过上级权力机关的审视和公众讨论,倒逼“一把手”的权力运行更加合法、规范,减少权力寻租的土壤,更好地保护干部。

  “京A车牌腐败案”很典型,至少对各级政府部门是一种强烈警示。有必要举一反三,理一理本部门或下级部门、单位有那些“一把手”审批项目运行不规范、缺乏有力监督、容易滋生腐败。更重要的是建立规范“一把手”权力的制度,尽可能将“一把手”权力清单及其运行方式向社会公开,让更多人参与到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中来。只要把“一把手”管住了、管好了,“一把手”在部门、单位内部的权力适当集中反而是一件好事,使之有动力也有能力建立内部规范、完善相关制度,既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也能有效防止权力腐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