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李 杏:建设一流大学需要自信心
//www.workercn.cn2015-11-06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11月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了“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和“进入一流前列”的具体要求,通过“三步走”计划,到本世纪中叶,最终实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近年来,国内不少高校都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但明确规定时间线,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还是第一次。某种意义上,集中了科研学术精英人才的最高学府的水平就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以中国目前的国家发展情况和预期,在高等教育上提出指向世界前列的奋斗目标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提起世界一流,一般人都能想到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等国外名校,但如果将范围锁定在国内,即使是毫无争议的国内一流的北大清华,也鲜有自认为“世界一流”的大学。中国当然需要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但中国是不是还没有一座世界一流大学?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怎样的大学才称得上“世界一流大学”。对此,知识界讨论很多,争议很大,但总体上,中国大学的表现自谦有余,自信不足。

  按照目前较为权威的几种世界大学排名,虽不是数一数二,但几所中国顶尖学府的身影并没有被排除在外。这样的结果固然有其系统依据,对一所大学的科研、教学等综合实力进行评估,但不能否认的是,衡量综合性大学的水平是一件十分专业又复杂的事,考虑到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任何标准恐怕都难言绝对客观。

  以现在国际上通行的“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为例,作为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能在很大程度上技术性衡量一所大学的科研水平,尤其是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但是,在自然科学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却很难仅仅依靠诸如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单一数据评价学术水平的高低。以汉语言文学或中国古代哲学等学科为例,这些以中国为底色的学科是否需要国际评价?

  大学是生产和传承知识的地方,在繁荣学术、增进知识和推进人类的进步事业上,能称得上世界一流的大学,必定要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是,“SCI”数量无法说明一切,更难以对人类的思想文化做出“一流”“二流”的区分。“SCI”应该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呈现出来的结果,但不能认为只要“SCI”数量上去了就成了“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在提升科学技术实力上下功夫,但同时也考验着中国大学的自信程度。大学不是千篇一律,每一所世界一流大学,首先都是具有鲜明本国特色的优质大学,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并且走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前列,一定要在客观基础上充分发挥自主性,相信自己的判断和能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