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科研“绊脚石”不是论文而是“唯论文”
谢佼
//www.workercn.cn2016-06-08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青年教师韩春雨十年未曾发表重要论文,此事引发人们对于国内学术界“唯论文论”现象的讨论。发表论文本身不是科技进步的“绊脚石”,不宜矫枉过正,抹杀科研论文的价值。

  最近这段时间,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的故事被媒体争相报道。一个几乎不发论文的青年教师,突然在世界顶尖期刊上发声,而且对基因编辑大有开 宗立派之势,这超出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既有经验。这位“扫地僧”一样横空出世的人物,很多人都想从他身上找出中国科研的新方向。

  韩春雨走红后,有人夸他清心寡欲,有人赞他特立独行,还有人对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赞誉有加,认为大学的包容让韩春雨获得了宽松环境。在此基础上,有人甚至抛出了“取消论文考核有利于科研进步”的观点。但是,这样的看法是否真有道理?

  谁也不能脱离环境系统而存在。韩春雨论文的巨大影响,是中国高质量论文的一个精彩范例,当然也离不开中国数十年科教兴国、追求并成为全球发表学 术文章数量第二大国、R&D人员(研究实验者)世界第一大国这一背景。万事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了从业者的量变,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出现是必 然的——如果不表现为韩春雨的“爆红”,也会表现在其他研究领域。

  论文是科研结果的表述,衡量着科学研究的水平。高质量论文,只能来自于高水平科研。高水平科研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需要海量的基础研究点滴累积而成。这就是环境使然。

  韩春雨就在这个环境里。十年来他没有发重要论文。他决定现在的研究方向,是在三年前。那前七年他在干什么?他在不断做实验,看论文。这七年光 阴,可以想象,韩春雨看见别人在国际尖端期刊屡屡发表研究成果时,他的内心难道不羡慕?他不是不想,而是没出成果,登不了舞台中心,只能苦练内功。

  没有摸得着的成果,也没有看得见的论文。看上去,他和混日子的人没有区别。但问题来了,如何把还没有发表论文的韩春雨同“混日子的人”区别开? 现在我们会说,看他的状态啊,看他的研究方向啊,看他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啊……这些都是马后炮,都是根据成功倒推回去找理由。那七年,韩春雨还没方向呢,他 还没进入状态呢,光看精神境界,拿什么做衡量标准?

  据科技部统计,2014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7512万人,研发经费投入13015.6亿元。如此大的规模,管理必须依靠制度刚性,必须保证大多数人不混日子。

  以论文为衡量标准的科研政策,可以改革但不宜全盘否定。因为衡量科研水平的标准之一就是高质量论文在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从而获得学术认可。好 的制度,应该是科学的,不能绝对化,不能一刀切。河北科技大学之所以被赞许,就因为它较好地把握了引领和底线,既没有因为韩春雨前七年的表现而将其扫地出 门,也没有放任他不闻不问。近年来,由韩春雨主持或主研纵向课题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1项,成果鉴定8项,发表科研论文 5篇。这是制度引导量变到质变活生生的例子。

  小说里的高超武功可以隔山打牛,科研绝不会一步登天。不可否认,当前学界无论荣誉、收入、职称、项目,一切都与论文挂钩,相当程度上也让政策跑 偏,出现了“论文市场化”和“市场化论文”。论文抄袭、花钱买版面等弄虚作假行为屡屡出现,这也挫伤了真正有志于科研者的积极性。但这是标不是本,错不在 以论文为衡量标准,错在“唯论文”。

  比如,“三年不发论文开除”和“取消论文考核”都是拍脑袋、想当然,急功近利一刀切。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制度设计应当实事求是,适度激励,而不是设置高门槛,让大多数人出局。设置大多数人达不到的标准,就等于是逼大多数人造假。

  以论文为衡量标准的改革方向,一是,替论文松绑,把它由大部分科研人员养家糊口的必需品,还原为正常的科研追求;一是,加强论文机构的管理,花 大力气“求真”“务实”,整顿风气,提升水平。我国已经是世界学术文章发表第二大国,但我国的学术期刊话语权,还远未步入国际顶尖行列。像韩春雨这样优秀 的研究成果,都只能通过在国外顶级期刊发表,才能获得学术认可。这与我国的研发实力极不相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