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焊花四溅,划出一道道绚丽的弧线。机声隆隆,天车来回吊运着各种物料。
7月24日下午3时,火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然而比气温更高的是工人们的干劲。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机车事业部铆焊车间内,4台9600千瓦电力机车车体一字排开,灰黑色的躯干上布满了亮晶晶的焊痕。车体两侧围绕着长长的作业台,10余位电焊工正站在4米多高的作业台上对第一台车体的车顶进行焊接。
弧光耀眼,照亮了车间一角。防火面罩、加厚工作服、耐火鞋、防护手套将操作者全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看不见面孔,只见他们湿漉漉的工作服上遍布汗渍。
伴随着电焊机火龙头碰到车体发出的“哧哧”声,阵阵热浪扑面而来。“焊接是热加工,目前室外温度36℃,而我们的作业温度接近60℃。几小时下来,就跟洗了个澡似的,浑身湿透。”结束了补焊,车体班班长曹军从第4台车车底钻出来,取下面罩,摘下手套,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这台机车车体已进入交验前最后一道工序,再过两个多小时就将迎接铁路总公司驻厂验收室验收,因此从补焊到打磨,还有防雨防漏都来不得半点马虎。
“对我们焊工来说,最大的考验就是高温,不过大家已经习惯了。”周围巨大的敲击声、打磨声让曹军提高了嗓门。他指着车体上的焊缝告诉记者,电力机车对焊接技术要求很高,尤其是司机室,约4平米大的空间内,各种焊接点交错纵横,必须由三位焊工同时作业。在近60℃的高温烘烤下,3人要在转身都困难的司机室内连续工作五六小时,“出汗都不是一颗一颗的了,直接流成小溪。”
铆焊车间一线员工共180人,其中铆工装配与电焊工各占一半。每年天气最热的时候,也是车间最忙的时期。“现在3天就要交出4台车体,平均每天1.3台。” 曹军说,作为流水线作业的上工序,车体铆焊一旦耽误,会影响涂装、组装等整个生产进度。自7月起,曹军和他的班组就开启了白+黑,5+2模式,“从早上8:00到晚上11:00,除中途一小时吃饭时间外,都在工作。”尽管天天与高温酷暑为伴,但令曹军和工友们感到贴心的是,车间为大家提供了冰糕、绿豆汤解暑,今天还领到了200元防暑降温费。
“老曹,来支冰棍不?”面对同事的关心,曹军笑着摆摆手,戴上面罩,继续忙碌开来。“公司刚签订了30台7200千瓦货运机车意向性协议,我们不但要熟悉图纸,还要做好物料准备,下个月会更忙。”
据公司制造部部长饶春来介绍,按照生产安排,7月份,资阳机车公司计划交出9台内燃机车车体,电力机车车体10台20节。与此同时,还将交出5台10节电力机车,12台内燃机车,其中包括巴基斯坦机车8台,GK1C机车1台,苏丹动车2台,DF12车型1台,“任务异常繁重。”
“今年上半年,我们共生产包括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在内的各类机车56台/66节, 销售收入同比增幅超过30%。”饶春来说,到年底,公司必须交出50台100节9600千瓦电力机车,导致下半年生产压力仍然较大。为顺利完成生产任务,公司将加强现场异常情况处理,第一时间解决生产现场难题,全力加快生产进度。同时实施瓶颈工序分流,优化工序流程,确保产品质量。(本报记者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