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施工项目的陆续复工,上海市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再次按下“播放键”。日前,劳动报记者兵分5路,走访了沪上涉及生活、交通、文化等方面的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挖掘出疫情之下项目重启过程中那些令人动容的职工故事。
庄从周 摄
每一锹泥土都蕴藏着希望
地标:上海移动港IDC研发与产业化基地项目二期
换上高帮雨鞋,戴上安全帽,走过小石桥,3月31日下午二时,记者来到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第三分公司上海移动临港IDC研发与产业化基地项目二期工地。
绵绵春雨,悄无声息地洒落。8.5万平方米的泥地上,散发着春天的气息。两座塔吊挥舞长臂,几台挖掘机轰鸣,100多位职工散布在场地上,远远望去,就像天际线上的一个个小黑点。
记者的“师傅”,31岁来自安徽淮北农村的潘龙宽,正和十多个同伴站在1.5米的沟槽里,一锹一锹地挖泥。记者试着挖了一揪,稀湿的烂泥,粘上了胶水般,吸着锹面抖落不下。潘龙宽憨厚地笑起来:挖泥虽然是个简单的体力活,但要挖得又快又好,还是要讲究巧劲的。他拿起铁揪,在一桶水里蘸了一下,插进泥里,顺势把泥块甩了出去。
潘师傅说,他是3月中旬赶到工地的,为了赶进度,大家都铆足了劲。工作间隙,他告诉记者,上午扎工地围墙地基钢筋时,原来都是左手拿着铁丝按在钢筋上,右手拿着扎钩扣牢。经过摸索,现在工友们都采用一步到位法,将铁丝绕在左手手指上,当铁丝靠近钢筋时,右手的扎钩就扎下去扣牢。
“为了赶进度,大家都在想办法。”潘师傅说,汗水和雨水混杂在他的脸上,记者似乎感受到戴着口罩的他坚韧、朴实的笑意。
作为临港片区打响复工复产“第一枪”的项目经理,王国君穿着高帮雨鞋,穿梭在工地上。身为这个“5G数据港”建设者的当家人,明年9月10日竣工,是他对该市重大工程的庄严承诺。
按他的设想,疫情耽搁的工期,必须靠科技力量追回来。原先,工地上的7辆塔吊,分别负责各幢楼建材吊装。他与项目部成员“沙盘”推演后,决定设立一个公共交集区,通过3辆塔吊之间的“接力赛”,加速建材进场。
他还有一个更大胆的计划。按常规施工,先主体结构,后园区整体建设。考虑到有2幢楼要提早交付,他和同伴一起,筹划了一个“总体战”方案,通过IBM技术模拟演示,届时,室内室外同时“开战”,运输车与施工点“交叉进行”。王国君说,“我们已经细化到哪辆车走哪条道,8500立方米的混凝土会顺利运到指定地点。”
王国君说,复工以来,项目部把主要精力放在“智慧工地”和创国家级“绿色工地”上,每个环节都在细化优化。如此之大的工地,即便配5个安全员,每天不停地巡视,也管不过来。他决定使用无人机,靠识别系统管理安全,而打造具有防疫设施又有各地风情的工友村也在他心中成形。
王国君与记者击掌相约:今年6月,1200名建设者大会战时,请记者再去感受那个波澜壮阔的场面。(劳动报首席记者 赵竺安)
用匠心打造上海之扇戏曲之苑
地标:宛平剧院
作为上海2020年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之一,位于中山南二路宛平南路的宛平剧院在3月12日全面复工,目前工地人员到位率已经超95%,正在准备内部装修以及幕墙的整体安装工作。被疫情所影响的工期,建设者们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往回抢,对他们来说,每一天都是宝贵的,需要付出全力。
从宛平南路的入口进入剧院的施工现场,一座现代化戏曲剧院的雏形已经显现,去年年末,宛平剧院完成结构封顶,这意味着项目建设取得了地面正负零以上主体结构竣工的阶段性成果。正当建设者踌躇满志,开始下一阶段工作时,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正常的工作进度。
剧院经理夏天告诉记者,大年夜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心思吃年夜饭,都在想接下去的工作应该怎么办。夏天回忆道:“当时,一个个问题不断冒出来,防疫物资怎么办?生产资料怎么办?人员返沪怎么办?”剧场方和施工方上海建工对此共同出谋划策,遍寻各个渠道去购买口罩和消毒液等。在春节假期期间,虽然不能去工地现场,夏天和同事们接连不断开着网络会议,确认防疫物资,并联系工地人员的复工问题。
记者了解到,3月初,宛平剧院拿到了复工的许可,前一天,质监、防疫等相关部门20多人对工地的各项硬件、现场措施和人员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最终通过。工地现场入口处,有人脸识别的闸口,健康码、体温测量等关卡严格谨慎,而在防疫物资的存放间,记者看到,口罩和消毒液配备充足,足够当前120多位工人使用。
戴着安全帽进入工地,1000人的大厅已经展露了面容,施工方的负责人周泓一告诉记者,目前工人们正在完成地下室的管道安装,支架安装,以及内部的一些砖墙的安装。他指着高处的一处工地说道,那里使用的是白色小型的砖块,是专门适用于剧场的,隔音效果好。
接受采访时,周泓一还在和现场的施工人员探讨如何让音控室的隔音效果达到最完美的效果。他表示,我们建造这座剧院,是为了完成戏曲艺术家们的一个梦想,按照他们的要求严格进行施工打磨。而在此前剧院的项目论证会上,著名昆剧演员张静娴曾说:“我是一名昆曲演员,从小演到老。我希望能在戏曲人的专门舞台上,把最爱的戏、最好状态献给观众。”而宛平剧院目前的状态无疑朝着艺术家们的心愿坚实地迈进着。
记者了解到,由于施工地段地处市中心,附近居民区多,所以对于施工的要求也非常高,施工到现在,遇到了诸如地下障碍复杂、场地空间狭小、周边环境复杂等一系列难题,周边道路下方还分布着较多的市政管线。在地下结构开挖过程中,基坑分层分段开挖,随挖随撑,保证从开挖到支撑浇筑并与已形成的支撑对接完毕控制在12~24小时内,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地下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如此精密的施工方案也对土方施工、钢筋模板、混凝土供应浇筑等环节提出了苛刻要求。总包在地下结构施工中随挖随浇捣垫层,各分块垫层施工面积控制在200平方米内,在挖土完成后的7~10天内完成相应区域底板施工。
周泓一表示,整座剧院的施工预计在明年3月底完成,届时上海的戏曲之苑,全新的宛平剧院将和艺术家以及戏迷朋友们见面。(劳动报首席记者 庄从周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