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逛书市时,往往能感受到成功学类书籍的火爆。
现今的成功学书籍,很多宣扬的都是“最好原则”——即先假定或暗示你能“做到”,然后再告诉你需要做到的事情“是什么”。等于说一下子越过了“如何做到”这个其实最重要、最根本的环节。正因如此,这些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要么就一鼓作气地干到最好,要么就干脆什么也别干;要么就是100,要么就是0;要么你就登泰山,要么你就干脆在原地待着。
这种“最好原则”,让谁看都会承认“正确无比”,但是99%的人都会被吓倒在起跑线前。因为这种理论鼓吹的是一种“你要痛下决心,重新做人,来个180度的大转变”的路径,而这恰恰是很多人的致命弱项。对于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拒绝变化的人,你偏偏要在他的耳旁大喊“你要转变”,无疑是自欺欺人、对牛弹琴之举。
绝大多数人都会在“转变”两字面前露怯,裹足不前,难下决心;又或者凭着一时的冲动痛下了“转变”之决心,并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但往往是好景不长,坚持不了多一会儿就败下阵来,难见持续性。马三立先生那段著名的《从明天开始》的相声,就是最传神地表现了这一“普遍人性”的经典。
“最好原则”的最大问题在于门槛太高,它往往超越了普通人的能力极限,让绝大多数人“望门兴叹”。或许,“次好原则”才是一种有可能让更多普通人走上相对成功之路的途径。
“次好原则”的核心在于“降低门槛”——它鼓励的是一种“积小胜为大胜”的理论,即如果做不到100,只做到1也行:因为1永远大于0;如果登不上泰山,只登上你家门口的小沙丘也行,因为那也总比原地踏步强……总之,只要你做了点什么,就总比不做强。由于门槛大幅度降低,因此就多了使普通人做到坚持的可能性,而凡事只要坚持,成功概率也会加大。只不过遵循“次好原则”的成功之路,其路程略长一些而已。
总而言之,“最好原则”尽管在表面上打着让所有人都成功的旗号,但它最终能够激励的,实际上还是少数;而“次好原则”,才能有效激励更多的人,尽可能地让更多人受益。
(摘编自《读书文摘·经典》2016年第5期,原题为《“成功学”蛊惑普通人》)
长沙晚报:要把孩子“累死的”恐非家长 2014-03-13 |
选派“富二代” 挂职国企是错爱? 2014-05-29 |
王玉初:开学,是一次轮回更是初始 2014-09-01 |
时言平:有脸没脸,都要回家过年 2014-12-25 |
自主招生该不该考“逛博物馆” 2015-06-16 |
毛开云:面试问“多久洗次头”奇葩吗? 2015-09-25 |
创造机会公平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015-10-20 |
江德斌:替图形验证码说点公道话 2015-12-10 |
王歆怡:瓷娃娃遭冷遇,暴露的是什么 2015-12-28 |
我们为什么转发谣言却不转发真相 2016-05-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