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媒体、网站等在宣传报道中,保护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既是社会责任,更是法律责任,不能任性妄为
针对近期网上涉及对未成年人犯罪和欺凌、侮辱的报道有增多趋势,国家网信办6月3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网上未成年人犯罪和欺凌事件报道管理的通知》,对网站采编、登载相关内容作出规定,要求不得出现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等(7月1日《北京青年报》)。
我们常说:未成年人是国之栋梁,关心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就是关心、保护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我们也常说:要给迷途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我国1990年加入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也明确规定:十八岁以下的人是儿童,他们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料。在日常的宣传中,绝大多数媒体、网站都在遵循上述规定,为未成年人健康、茁壮地成长营造了较好的舆论环境。
但是在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欺凌事件等具体个案报道时,少数媒体、网站却未能遵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规定,使得未成年人隐私被泄露,这样带来的损害往往是双向的,既不利于对未成年加害人的教育和挽救,也不利于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安抚,甚至给其带来第二次伤害。尤其是当这些未成年人与名人、财富、权力等有着某种联系的时候,个别媒体、网站更是热衷于报道与此相关的信息,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不但不尊重、不保护,甚至以掘地三尺之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和盘托出,以求轰动效应、吸引眼球。近年来,此种将未成年人置于舆论漩涡中心的事例并不鲜见,曾经备受关注的李某某案不就是其中之一吗?在案件发生初期,那些未成年人是加害人,可在陷入舆论漩涡后,他们无疑也成为了媒体炒作的受害者。
其实,在这方面,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8条有着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这一条如果严格执行到位了,新闻报道也就不会给未成年人带来次生灾害。但事实上,由于缺乏明确的责任后果和处罚措施,不少媒体、网站在报道时,所尽的相关义务并不够,有些虽然对涉案未成年人的姓名、身份等信息进行了隐匿处理,但是对学校、父母等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隐私的信息隐匿得不够,间接地导致了未成年人信息的泄露。
适度的新闻报道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必要的,尤其是以个案进行警示更有说服力。但是新闻报道中,既要遵循法律的刚性规定,确保涉案未成年人的信息不被泄露,避免他们遭受不应有的歧视和次生伤害;也要恪守法律程序和法律精神,防止陷入妖魔化和美化未成年人犯罪的两个极端,以免形成舆论审判;更不得渲染血腥场面,不描述作案细节,防止给其他未成年人带来恐慌、担心等消极情绪或以身试法的负面诱导,以免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
媒体、网站等在宣传报道中,保护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既是社会责任,更是法律责任,不能任性妄为。此次通知规定对那些任性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采取约谈、警告、罚款等处理措施,直至取消网站新闻信息服务资质,责任后果更加明确。希望网信部门在监管、查处上更加积极主动,使那些任性者不再任性;也希望媒体、网站报道未成年人犯罪和欺凌事件时把握好度,别为了商业利益或个人目的践踏法律规定,抛弃社会责任。
刘武俊:“合适成年人”参与司法值得推广 2012-06-14 |
熊丙奇:该反省的不只是李双江夫妇 2013-02-25 |
王云帆:未成年人保护需法治整体推进 2013-05-17 |
杜 晓:净化网络立法监管缺一不可 2013-09-06 |
刘武俊:用人性化司法拯救涉罪未成年人 2014-01-08 |
姚建龙:封存少年“前科”,是在传递司法温暖 2014-02-25 |
中国教育报:用国家力量保护困境未成年人 2014-04-22 |
未成年人犯罪必须追责父母 2014-05-28 |
傅达林:未成年人社会监管应走在司法前面 2014-05-28 |
杨鑫宇:未成年犯罪矫正制度当更健全 2014-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