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捧回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钱七虎院士,转身就将800万奖金一分不留地捐给了自己家乡的慈善事业。围绕该不该捐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热议。
老科学家的善举打动了社会。年逾八旬的老人,辛劳了一辈子,头发花白依然坚守在科研岗位上,如今在这样的荣誉面前,老人首先想到的却是那些贫寒子弟的教育问题,怎么不令人动容?比800万更珍贵的是这些科学家身上的人格魅力,他们看淡金钱,看淡回报,却视推动国家技术进步为己任,这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更是一种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拳拳报国之心,天地可鉴。
钱老的善举精神境界得到了广泛认同。令人意外的是,很多人却并不支持科学家捐出奖金的行为,他们的观点很简单,这是国家对个人的奖励,是社会对科学家们贡献的肯定,是科学技术应该有的价值,捐出去这些意义就要打折扣了。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奖励是奖励,捐款是捐款,这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一样,既然明确规定归科学家个人支配,就要尊重科学家的选择。只要是出于自愿的,用途是合法的,不管做什么,社会都应该支持。而且捐给慈善事业,帮助那些急需的人,显然,会让这笔巨额奖金又产生了新的更大的价值。
所以,捐款与否是钱院士自己的事,外人不便多嘴。只有当捐款变成一种道德绑架时,问题才产生了,才需要引起社会警惕。比如,搞比较,谁捐了谁没捐;比如晒账本,你捐多少我捐多少;还有一种更恶劣的——逼捐,不捐就给扣上冷漠、自私的大帽子。这不仅有悖于国家颁发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初衷,也与本次奖励分配改革为个人支配的良苦用心不相符。我们需要防止的是科学家在道德的压力作出的选择。这种心理曾长期影响社会心理,现在虽然少了很多,但它总是在关键时刻给人以压力。从这个角度说,捐不捐,看起来是科学家个人的决定,但就一个整体而言,还是会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的。社会乐见科学家“富”起来,则坦然受之的人会越来越多,当社会苛求时,作出相反决定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此次,国家最高科技奖将改革明确地锁定为个人支配,就是为了破除这样的社会心理。任何人都没有权力要求科学家作出这样的选择,相反还应该支持科学家作出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让日子过得更好一点,脱去科技工作者清贫的形象,让社会看到科学、知识的财富效应,让人才体现出他(她)的价值来。
我们的很多科学家清贫大半辈子,为了科研事业,不仅个人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家庭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社会对科学家的照顾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财富分配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在这些与其贡献相比显得微薄的奖励面前,无论他们作出什么样的决定,我们都应该支持,都应该感谢他们。
社会上的这些所谓的反对声音其实正是这种认知的自然流露。相比于以往,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理性的声音更多了,在点赞的同时,呼吁给科学家创造更优越的生活条件的呼声更高了,希望科学家更多地关注个人生活质量和家庭生活质量的人更多了。
一个社会正应该如此,让那些实干家得到实惠,才能激励更多的人。科学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是社会正能量在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