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电影中看奥运
喧嚣落尽,终归平淡
刘洋
//www.workercn.cn2016-08-2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奥运奖牌对运动员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大多数观众看来,是一种无上的荣誉,奥运的结束不过是一场全世界体育狂欢的落幕。喧嚣落尽,重归于平淡。随着时代沉浮,奖牌对于运动员的意义各有不同。从许海峰夺得首金后走向民族英雄的神坛,到傅园慧备战决赛时强调“我很满意”而并未过分看重结果,奥运奖牌的荣光,虽然照耀众人,有时却可能刺伤获奖者自己的双眼。美国影片《狐狸猎手》讲述的就是1984年奥运金牌摔跤手马克·舒尔茨试图再次冲奥前后发生的悲剧故事。追逐成功和梦想本来是自我实现的应有之义,然而如果把夺奖当做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奖牌却很可能会影响运动员对独立人格和生活意义的理解。影片展现出人性复杂幽微之处,在近期的体育题材影片中,独树一帜的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思意识。

  《狐狸猎手》虽然按照时间推进,表现了摔跤金牌选手马克·舒尔茨在百万富翁约翰·杜邦的“狐狸猎手”庄园里训练,备战首尔奥运会的故事。但是其核心却并非传统的励志故事,或者是运动员经历挫折后东山再起的“心灵鸡汤”,而是以冷静克制的纪录手法,用白描般的方式刻画了约翰、马克和戴夫三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背后深层次的心理动机。马克在获得金牌后除了家和训练场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以外,就是偶然给小学生们讲述成功的故事。对比自己的教练,哥哥戴夫和谐的家庭生活,他的日常生活显得黯淡无趣,让他倍感失落。此时,百万富翁约翰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让他在狐狸猎手庄园里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渥条件。然而,约翰对培训奥运冠军的热情只是源于他对母亲看不起自己的一种反抗。他的母亲认为摔跤运动并不符合家族高贵的出身,为了证明自己,约翰企图通过做运动员精神导师的方式寻求改变。原本因为年幼时父母离婚而对哥哥极度依赖的马克找到了新的依赖对象,为了维持所谓的朋友关系,他只得忍受约翰业余的训练而默不作声。这种并不牢固的关系在戴夫加入到训练营后迅速破裂并导致马克成绩下滑,而再次回到哥哥戴夫的保护之下。但是,三人关系的核心就是马克的竞赛成绩,当约翰试图再次影响戴夫时,却受到了家庭圆满的戴夫的拒绝。母亲死后,孤家寡人的约翰既没有培养出奥运冠军,也没有家庭和朋友的支持,他的计划一再破产,在嫉妒和愤恨的驱使下,他枪杀了戴夫,被警察拘捕并死在狱中。影片的结尾,马克不但全无奥运冠军的骄傲,最后甚至沦为地下竞技场里被商业操纵的摔跤手。在人性面前,人人平等,金钱荣誉都可能褪色。奥运的光环并没有为马克带来幸福,他甚至丧失了自己的亲人和对职业本身的尊重和坚守。

  运动员的成绩总会起起伏伏,曾深陷争议的菲尔普斯重出江湖,备受期待的宁泽涛却铩羽而归,奥运赛场上有鲜花与掌声,同时也伴随着起落与沉浮。与《狐狸猎手》的悲剧相比,体育明星们也需要过正常的生活,体验常人都具有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奥运梦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超越自我,梦想是可贵的,但生活的真谛除了对梦想的执著,也需要脚踏实地生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