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来“偏爱”一个词:“行活儿”。
说起来,“行活儿”也不是一个新词了,光是在本报的版面上就出现过不止一次,大致而言就是指那种缺乏创造性、套用既有的模式、如同流水线上批量制造的工业品一样的文化“活计”。
而所谓“偏爱”,并不是认可“行活儿”本身,而是因为这个概念,可以很好地说明一些问题。
“行活儿”既然挂着一个“行家”的“行”字,总归还是有一些专业性在里面的,不能简单等同于粗制滥造;相反的,恰恰需得是有相关的行业经验和技术的人,才能熟练使用这“流水线”;而生产出的作品,毫无疑问也是符合那些“成熟的工业标准”的,是“标准化”的“合格品”——然而,正因并非“粗制滥造”,“行活儿”才尤其危险。
比如在写作这件事上,一个具备一定水准的写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要求不会满足于一篇公认的“差文章”,却有可能止步于一篇“行活儿”——熟悉的题材,惯用的写法,雷同的措辞比喻;杂文的三段式,游记的流水账,公文写作般的模板……因为过于熟练,可以信手拈来,甚至会有“倚马千言”的快感。这样的文章写出来,也是平平顺顺,很难挑出毛病,是一般读者眼里的“范文”,如此快捷安全又能讨好读者的“方便创作法”,一不小心就会沉迷其中。这种“行活儿”文章和“行活儿”作者,在我们的文山稿海里,并不少见。
没错,“行活儿”有它存在的价值,在某些追求“快速”“大量”“稳妥”的情境之下,能迅速出手一篇有模有样的“行活儿”,让旁人刮目,自己也很受用。可一旦沉迷,则难免固步自封,沉浸于自己的“安全领域”,而慢慢失去了创造力,以及进行真正“创造”的勇气。这对于文学创作而言,危害尤其大,因为在这个“全民写作”的时代,留给“行活儿作家”的空间,其实已经越来越小了。
告别“行活儿”,向写作的未知领域探索,苦心孤诣,寻寻觅觅,语不惊人死不休,为此消磨了精力,还要时刻面对失败的风险。这很辛苦。不过,创作的乐趣,不就在于此吗?
感受母爱直播生娃? 2014-05-12 |
郭喜林:生死关头请求当人质是学生的榜样 2014-06-11 |
人民日报:标注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 2014-10-08 |
“糊涂”公益 2014-10-27 |
唐金凤:要尽孝,别愚孝 2014-10-27 |
我在我思:让法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系列谈 2014-12-23 |
顾兆农:莫断了心中的“风筝线” 2015-04-16 |
吴左琼:野蛮培训员工是危险的游戏 2015-04-27 |
胡建兵:“母欲替酒驾儿服刑”是爱还是害? 2015-08-13 |
新闻发布须懂公众心理 2015-08-1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