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危险的“行活儿”
马 涌
//www.workercn.cn2016-11-21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来“偏爱”一个词:“行活儿”。

  说起来,“行活儿”也不是一个新词了,光是在本报的版面上就出现过不止一次,大致而言就是指那种缺乏创造性、套用既有的模式、如同流水线上批量制造的工业品一样的文化“活计”。

  而所谓“偏爱”,并不是认可“行活儿”本身,而是因为这个概念,可以很好地说明一些问题。

  “行活儿”既然挂着一个“行家”的“行”字,总归还是有一些专业性在里面的,不能简单等同于粗制滥造;相反的,恰恰需得是有相关的行业经验和技术的人,才能熟练使用这“流水线”;而生产出的作品,毫无疑问也是符合那些“成熟的工业标准”的,是“标准化”的“合格品”——然而,正因并非“粗制滥造”,“行活儿”才尤其危险。

  比如在写作这件事上,一个具备一定水准的写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要求不会满足于一篇公认的“差文章”,却有可能止步于一篇“行活儿”——熟悉的题材,惯用的写法,雷同的措辞比喻;杂文的三段式,游记的流水账,公文写作般的模板……因为过于熟练,可以信手拈来,甚至会有“倚马千言”的快感。这样的文章写出来,也是平平顺顺,很难挑出毛病,是一般读者眼里的“范文”,如此快捷安全又能讨好读者的“方便创作法”,一不小心就会沉迷其中。这种“行活儿”文章和“行活儿”作者,在我们的文山稿海里,并不少见。

  没错,“行活儿”有它存在的价值,在某些追求“快速”“大量”“稳妥”的情境之下,能迅速出手一篇有模有样的“行活儿”,让旁人刮目,自己也很受用。可一旦沉迷,则难免固步自封,沉浸于自己的“安全领域”,而慢慢失去了创造力,以及进行真正“创造”的勇气。这对于文学创作而言,危害尤其大,因为在这个“全民写作”的时代,留给“行活儿作家”的空间,其实已经越来越小了。

  告别“行活儿”,向写作的未知领域探索,苦心孤诣,寻寻觅觅,语不惊人死不休,为此消磨了精力,还要时刻面对失败的风险。这很辛苦。不过,创作的乐趣,不就在于此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