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
//www.workercn.cn2016-03-22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 更多 |
漫画 曹一
据新华社报道,一些“职业打假人”收了“保护费”后,任由问题企业继续生产、销售问题产品。有的用造假手段向雇佣他们的品牌公司索要奖金。“收钱噤声”成了打假行内通行的潜规则。私下达成协议后,打假人不会将企业的不良行为公之于众。
说到底,监管部门才应是真正的职业打假人。如果“正宗打假”跟上了,市场监管完善了,假冒伪劣现象绝迹了,也就没有民间打假谋利的土壤和环境。
编辑:张苇柠
拯救科学的精神 2011-02-11 |
郭 兵:药监局的“撮合私了”是一剂毒药 2011-08-30 |
山西日报:“开胸验肺”能否催生职防机制变革 2009-08-18 |
钱桂林:给工会大学生助理员宽阔的职业发展... 2014-08-28 |
许 辉:期待公益诉讼为消费维权撑腰 2015-06-17 |
王石川:电商岂能在监管部门内部“办公”? 2015-10-14 |
职商教育这门课得赶紧补上 2016-01-28 |
本科不如技校,政协委员理太偏 2016-03-08 |
让举报人“滚”的食药监所能监管什么? 2016-03-15 |
北京晚报:职防所该动“大手术”了 2009-08-18 |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