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陈应先讲述中国高铁设计历程:从总设计师之叹到总理的底气(图)
//www.workercn.cn2014-09-15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陈应先在家中向记者讲述中国高铁设计历程

  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这样一个场景: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乘坐时速达200公里的新干线时感叹,“就是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

  时隔3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不久前调研中国铁路总公司。他说,每次出访推销中国高铁,心里特别有底气。

  从总设计师之叹到总理的底气,中国高铁走过了怎样的历程?昨日,记者来到武昌杨园,探访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

  从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到中国高铁技术集大成的武广线,再到标志中国高铁技术完全成熟的京沪线,中国六成已投入运营的高铁是由这个大院完成设计的。

  这本泛黄的《高速铁路》出版时

  中国大部分列车还在烧煤和柴油

  在铁四院展览馆里,一本页面泛黄的《高速铁路》引起记者好奇。拿起这本书,85岁的陈应先像是突然看到了老朋友。这位中国高铁第一代设计者说:“现在都变了,先进多了。”

  这本书是1984年出版的,定价3.25元。全书整理了日本、法国、德国等国高铁发展情况,厚达330页。

  陈应先介绍,其实,早在1964年日本开通新干线时我们就开始关注高铁,随后建立了文献资料库。邓小平访问日本后,铁四院迅速组织人员编写此书。

  翻开这本书,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曾经被称为衰老化的客运工具——铁路,因为高铁将获得新的生命契机。

  这是中国第一本高铁书籍。当时,中国大部分列车还在烧煤和柴油,电气化都没实现。

  回忆少年时代,陈应先因抗日战争爆发辗转香港、湖南、贵州多地求学,新中国成立后毕业于同济大学,1953年进入铁四院。他说,国家之败,往往在于技术落后。

  陈应先感慨,我们开始关注高铁时,国家没有条件修,但大家觉得这是方向。后来,这本书成为早期高铁研究者人手一册的“口袋书”。

  质疑国外巨头的推销

  中国不是别人的技术实验场

  翻看陈应先整理工整的个人相册,恰如翻开中国高铁设计史。在一张拍摄于国外的照片上,陈应先站在一辆仅有两节车厢的列车前。

  “列车怎么这么短?”

  “这是磁悬浮。它只有一根轨道,靠磁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之上并推动向前。”

  照片上陈应先笑容平静,背后的故事却波涛汹涌。

  上世纪90年代,国外有工业巨头向中国推销高速磁悬浮,称其时速将达500公里,能挂5节车厢。

  1998年7月,中国组建代表团前往该国考察。报告会上,对方介绍,“一条磁悬浮一年可运客1.5亿人次”。

  “请问这是怎么算出来的?”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技术代表,陈应先当场起身质疑。此前,他曾详细计算论证过,实际情况可能连这个零头都不到。

  对方代表一脸惊讶,表示技术人员不在,暂时无法回答。当天下午和晚上,又经两轮讨论,对方承认依据不足,并在事后坦陈很少见到中国人如此直接。

  在随后的实地考察中,中国代表团发现对方的磁悬浮还只是试验线,时速不到200公里,一列车只挂了两节车厢。这根本无法满足中国大运量需求。

  最终,这一磁悬浮方案没有被采纳。陈应先说,当时的技术还不成熟,中国不是别人的技术实验场。

  回忆起那次考察,陈应先还清楚地记得,“当晚是世界杯阿根廷对荷兰,我们双方都未看成”。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