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中国古生物学家徐星:穿着拖鞋领跑世界恐龙发现(图)
//www.workercn.cn2015-09-09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我希望找到越来越多的恐龙,然后理清这些恐龙之间的关系,比如说谁和谁是哥俩、父子……”在《百家讲坛》等科普节目中,徐星总是试图用最浅显的方法解释复杂的问题。

  他的科普文章《飞上蓝天的恐龙》入选小学教材。他办公室的墙上贴着孩子们画给他的恐龙,邮箱里躺着来自伊朗、巴基斯坦小朋友发来的邮件。对于孩子们的来信,他都会回复,答疑、鼓励、还不忘叮嘱好好学习。

  这位爱穿拖鞋的“恐龙发现领跑者”感慨,中国研究者的素质与国外同行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这些从小热爱恐龙的孩子正在进行有价值的努力。

  “他画这个的时候才5岁。”指着一幅装裱精美的儿童画,徐星的眼睛亮晶晶的,画上是4只狂奔的迅猛龙。“有初一初二的小孩子,就已经在读英文文章了。”提起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他神采奕奕。

  他声音温和、语速很快,仿佛总是有种克制的焦急。见记者拎包要走,起身送客的徐星终于露出了轻松的表情。“我实在太忙了!”他叉着腰说。

  这位温厚的科学家没有太多情绪表达,事实上,他连笑容都是克制的,嘴角上扬到某个程度会自动回落。有一次,发现重要的物种,徐星高兴得不得了,在大沙漠里“连续抽了两颗烟”。还有一回,庆祝的方式是“喝了几瓶啤酒”。

  对于在网上被各种吐槽的《侏罗纪世界》,这位专门研究恐龙羽毛的研究员深表理解:“你想,从电影成本上来看,花一样的钱,做出的羽毛比鳞片看着更精细。”

  有一次,他的犀利则震惊世界。1999年,刊载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的一篇报道称,加拿大柯瑞博士等著名恐龙学家发现了半鸟半龙的新物种。大洋彼岸的徐星则发现,这只“古盗鸟”的下半身,和自己在辽宁找到的“小盗龙”上半身化石,分明是被掰开的两半!

  “恐龙化石不会说谎。”犹豫了几天,工作不足5年的徐星把自己的发现告知了杂志社。堪称科学丑闻的虚假宣传立时终止,事后,连研究者都承认,这件化石很明显是由不同物种拼接而成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研究一直进行。

  对此,徐星没有显示出对影视作品那样的宽容:“呈现事实、寻找规律,科学的基本特征就是讲事实。”

  他毫不客气地指出,目前中国古生物学家们发现的约230~240种物种里,“至少三分之一是有问题的,很多物种是重复发现,已经发现过了又去命名。”

  “科学家也是普通人,也有人性的弱点。”这块不圆滑的“化石”指出中国缺乏真正的同行评议系统,某种程度上是出于厌恶批评。“时时刻刻要记住你是个科学家,作为科学家最重要的一点是正视证据,勇于从科学的角度来审视。”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分析恐龙研究者准确性的古生物学家麦克·本顿表示,徐星不是一个急于发表成果的研究者,他命名的新物种极少受到质疑。

  比起“雕刻”自己,这块“化石”更愿意为未来的研究铺路。徐星团队正在有计划地引入基因组学合作伙伴,推动古生物学领域多学科交叉,用整合方法探讨重要生物结构的演化。

  “鸟类起源于恐龙,不是一个人的任务,也不是一辈子的任务。也许在几百年后,这个课题的研究还在进行。”在这块“石头”眼里,恐龙从来就不只是恐龙,它们在这个地球上的生命历程,与人类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

  贴在徐星办公室墙上的一封信中,一个“恐龙小朋友”告诉“亲爱的徐星叔叔”:“我明白要想将来研究恐龙,是需要做很充分的准备工作的……我觉得现在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而那块拼接、走私的“古盗鸟”化石,最终被无偿归还中国,已静静地在徐星办公室楼下的标本馆里,躺了十几年。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