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竺可桢从小矮小瘦弱 胡适与人打赌“他活不过20岁“(图)
//www.workercn.cn2016-03-23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更多

  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观测站

  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名额。竺可桢在填报专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学,在他看来,“中国以农业立国”,学习农学将来可以更好地报效祖国。竺可桢最开始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因为感觉美国农学与中国的农学有较大差异,1913年夏天毕业后,他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攻读气象学。有趣的是,胡适当年和竺可桢一样,报的也是农学(康奈尔大学农学院),不过在一门“果树学”的课程上,他实在无法一一辨认出多达数十种的美国苹果品种,1912年,胡适转入康奈尔大学的文学院,改学文史哲。

  1918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他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归国的轮船,希望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然而,此时正是中国军阀割据时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甚至连属于自己的观测站都没有。那些用于观测气候变化的测候所,均被外国人控制。这让竺可桢异常痛心,在他看来,“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

  为此,竺可桢为开创中国的气象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1927年,蔡元培创办中央研究院,邀请竺可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这是旧中国气象科学一次重要的转机。同年,竺可桢在南京北极阁建立中国近现代第一个国家气象台——北极阁气象台。后来,这里涌现出赵九章、叶笃正、陶诗言等一批气象科学家。

  在竺可桢担任所长的16年期间,他为我国近现代气象事业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立测候所,在峨眉山、泰山顶部甚至西藏拉萨都开展了气象观测。同时,气象研究所自办或合办28个测候所,协助地方兴办测候所50多个,加上接管北洋军阀时期北京、青岛的观象台,形成了我国气象观测网的雏形。

  1930年元旦,中央气象研究所绘制了东亚天气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这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土和海域,独立自主预报天气的开端。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