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竺可桢从小矮小瘦弱 胡适与人打赌“他活不过20岁“(图)
//www.workercn.cn2016-03-23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更多

  如今的北极阁气象博物馆,竺可桢雕像后的建筑就是当年的观象

  根据植物的分布变化分析古代气候

  竺可桢一生著有很多关于气候的文章,《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的历史文件中,除官方史书记载外,还有一些地区的地理志(方志)、个人日记等书籍上都有气象和物候(一年中植物和动物的变化过程)的记载,可惜它们都非常分散。

  竺可桢的这篇文章,就是通过对史书上记载的关于气象和物候的材料进行分析,再加上专业的分析,把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做了简要的概况。文章不仅有气候方面的专业分析,还有大量的文史材料,由此可以看出作为科学家的竺可桢在国学上的深厚基础。

  竺可桢举例分析,如今多生长于南方的竹,在周朝初期,曾广泛生长于黄河流域。因为周朝时期,官方文件先铭于青铜,后写于竹简。当时的文字中如衣服、帽子、器皿、家具以及乐器等名称,都以“竹”为头,表示这些东西最初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也说明当时竹子大量存在。到了汉武帝时期,关中地区还有大量的竹子。《史记·货殖列传》曾有描述:“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而到了东汉,我国天气便趋于寒冷,出现了几次严冬。《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曾记载,黄初六年(公元225年),“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竺可桢由此分析道,这是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此后,竹子渐渐在北方不见了踪影。

  梅花是开花最早的植物,有着花中“魁首”的称谓。竺可桢在文章中指出,周朝中期,黄河流域下游梅花是无处不有的,《诗经》中就有五次提过梅。如《秦风》中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的诗句。终南就是指终南山,它位于西安之南,现在无论野生的或栽培的,都无梅树。

  唐玄宗李隆基时期(712—756年),妃子江采萍因其所居种满梅花,所以称为梅妃。唐朝诗人元稹曾有关于梅花的诗歌:“长安最多处,正是曲江池。梅杏春尚小,菱荷秋亦衰。”但在十一世纪初期,华北已不知有梅树,其情况与现代相似。那时,梅树只能在西安和洛阳皇家花园中及富家的私人培养园中生存。苏轼(1037—1101年)在他的诗中,哀叹梅在关中消失:“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同时代的王安石也笑北方人常误认梅为杏,他的咏红梅诗有:“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整篇文章虽然是谈气候,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同时也是有趣的文史读物,从中可以了解生活中熟知的植物,在历史中的变迁。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