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姜毅:为长征五号编织“火焰尾翼”(图)
//www.workercn.cn2016-11-26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光理论上可行还不够,需要实践进一步证明。姜毅教授带领7名博士生和总体单位一起攻关,通过缩比喷水试验,证明了通过向火箭燃气流喷水可大幅降低燃气射流核心区长度,为降低导流槽设计深度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大幅节约施工成本。“喷水后,火焰的长度明显缩短。火焰的长度短了,导流槽也就不必挖得那么深了。”姜毅指着电脑上的实验动画对记者说。

  凭借这一首创的“向燃气流喷水”方案,姜毅团队征服了总体设计单位。最终,北京理工大学成为新型航天发射场导流槽设计的唯一合作单位,参与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导流槽理论研究和试验验证项目关键技术攻关。

  灵感乍现 双弧形导流设计

  “向火喷水”不是创意的全部,长征五号导流槽的双弧形设计也蕴含着姜毅的智慧。而这不是双弧形的第一次亮相……

  “向火喷水”不是创意的全部,长征五号导流槽的双弧形设计也蕴含着姜毅的智慧。

  要兼容发射各种大推力火箭,这就对海南发射场的导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长征五号严苛的发射条件,姜毅团队提出了导流槽出口双弧面设计技术。

  长征五号升空的那一刻,巨大的燃气团伏地而起,这便是双弧面的“功劳”。“让高温高速的燃气流贴着地面‘跑’,远离发射装置,降低了它对火箭的影响。”姜毅说。

  而这不是双弧形的第一次亮相。早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一辆防空导弹发射车首次应用了双弧形设计。谈及如何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姜毅坦言那是“被逼出来的灵感”。

  2003年,两家正在研制导弹发射车的军工企业,同时遇到了难题——导弹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反作用到发射车上,很可能“导弹飞了,车也跟着飞了”。

  临近设计交付期,万般无奈,他们不约而同找到了姜毅。时间紧迫,常规方法无法奏效,只能另辟蹊径。接受任务时,他正坐在从武汉返回北京的火车上,旅途中一路苦思冥想,就在临下车前,脑子突然蹦出了灵感——双弧面。

  以往的车载导流器都是平面,反作用力大;而弧面对燃气流扰动小,反作用力小,对车的冲击力也就小,“车就不会飞走了”。

  正是这“由平变弧”的创意设计,让导弹发射车减少了40%水平冲击力。

  边境线上长大的武器迷

  年少时,边境线上的战火纷飞,在姜毅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段经历也彻底改变了姜毅的人生轨迹……

  1965年11月,姜毅出生在临近中越交界的云南省开远市。年少时,边境线上的战火纷飞,在姜毅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飞机就从头顶飞过,大炮和坦克就停在眼前。”姜毅回忆道。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国防力量的重要。”这段经历也彻底改变了姜毅的人生轨迹。从那以后,姜毅便对飞机、导弹、火箭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中学时便成了一个地道的军事迷。

  高考时,姜毅的成绩在省内名列前茅,分数上的优势足以让他“横扫”一众名校。但执着于心中的导弹情结,姜毅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具有优良传统、以国防科技见长的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把火箭导弹发射技术专业作为第一志愿。

  于是,年仅16岁的姜毅从云南考到北京,进入了心仪的专业。然而,大一时的他还是个“爱想家”的少年,思念着万水千山外的家乡。直到大二,在学习了几门专业基础概论课后,“才渐渐有了感觉,入了门儿。”

  本科毕业后,姜毅选择在本校读研,就在读研期间,他第一次从书本走向了实打实的发射——1987年,在西昌发射场,参与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工位燃气流理论分析工作。

  “当时西昌发射场已经建设完毕,我们主要参与的是工程系数的复核环节。”姜毅说,关于发射的一切以前只是书本上的数字,而直到自己站在巨型的发射台旁,才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个系数背后所承载的力量。

  如今,姜毅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养学生上。他带了两门本科生的专业课:大四的《燃气射流动力学》、大三的《火箭导弹发射系统概论》。27年的一线教学,他共带出了15名博士,50多名硕士,其中绝大多数工作在航天、国防等部门。 (记者 许茜)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