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蔡林涛在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室。丁宁宁摄
蔡林涛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分析。丁宁宁摄
做学问就是要坚持下去,任何失败都不低头,在任何领域里坚持做10—20年,必能有所突破。如果中途没有坚持下去,就很难做出让你心动的结果。
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然而,传统治疗手段不仅针对性低、而且毒副作用明显,导致药品无效耗费率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所长蔡林涛及其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以癌治癌”的同源靶向仿生纳米载药体系将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技术和思路,该论文在线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纳米》上;几乎与此同时,团队另一成果“纳米人工红细胞载氧治癌”也喜获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找不到癌细胞?试试光敏GPS
蔡林涛团队给药物装上GPS系统,一下子就能找到癌细胞,再用纳米材料将“GPS”和药物打包……
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仍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方法。而具有毒副作用的化疗药物进入人体后,在杀死癌细胞前,大部分已被肝、肾代谢吸收;同时还可能导致人体正常细胞与器官受损,甚至破坏免疫系统,对病人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最后,“救命”变成了“要命”,损害癌症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即便是目前较有针对性的分子靶向治疗,也存在疗效不稳定,药价高昂的问题。
“与这些治疗方案不同,我们换了一种思路。”蔡林涛说。
先找到病灶,再精准用药。如何找呢?平时我们走在路上,如果不认路,就打开手机的GPS系统,抵达目的地。蔡林涛团队则给药物装上GPS系统,一下子就能找到癌细胞,再用纳米材料将“GPS”和药物打包。近红外激光激发后,使肿瘤局部温度升高,载体发生破坏,药物得以释放,从而精准作用于癌细胞,将对其他正常细胞和器官的伤害降至最低。
蔡林涛团队采用无毒的磷脂或蛋白作为纳米材料,制成“纳米智能载药”体系。这一智能体系非常“聪明”,可以“看到”病灶,之后实现“定点、定时、定量”给药,全程达到可视化精确控制和光学触发,从而大幅度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
“不仅如此,纳米光敏剂本身也可以通过光动力治疗和光热治疗直接产生作用,杀灭癌细胞。也就是说,对于一些特定的肿瘤,不需要搭载化疗药物,仅使用无毒的敏化剂就可以治病。这就大大降低了治疗成本。”蔡林涛介绍。
从科幻大片中获取灵感
蔡林涛聊起科幻大片中很多通过激光恢复断肢的情节,受此启发,团队开始用纳米与光学做尝试……
多年来蔡林涛团队主要攻关两大任务—— “一是精确地找到并看到肿瘤,我们一直在做分子探针;另一个是治疗肿瘤,也就是用纳米的方式包裹药物投递进去。”蔡林涛说。
可是,科学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段爱平:一心为民的好支书 | 2014-05-18 |
美国归侨企业家丁列明:带着抗癌药项目回到... | 2014-05-18 |
抗癌药“代购第一人”获释,廉价特效药仍难求 | 2014-05-18 |
王晓东: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 2014-05-18 |
我的恩师黄量院士(图) | 2014-05-18 |
村医邓世友:患癌十年之久 不离不弃为守护... | 2014-05-18 |
丁列明: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 2014-05-18 |
军医秦叔逵:不懈地向癌症堡垒进攻 | 2014-05-18 |
谢恬:做中国老百姓吃得起的抗癌药 | 2014-05-18 |
李亚杰:一位抗癌“明星患者”的乐观传递 | 2014-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