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剧照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电影《信仰》剧本研讨会上,影视剧作家赵葆华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有些入选‘感动中国’的人物,拍成电影就不好看了呢?”
赵葆华的这个问题,的确困惑着许多电影人。
提起主旋律影视剧,有人会认为,只要电影拍得好,票房多少无所谓。但是,票房多寡,不仅决定了制作方的收入,也意味着影片影响力的大小。将模范人物的事迹拍成电影,影片在打动观众的同时,更在鼓舞着每一位观众。票房成绩更好,既能鼓励制作方拍出更多主旋律电影,也意味着有更多观众得到了精神洗礼。
对于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赵葆华给出的答案是,有的影片“没有完成从‘事迹’到‘故事’的艺术转换”。
这让笔者想起之前看过的电影《智取威虎山》,镜头从70年前的蒸汽机车切换到如今的高铁,当片尾出现杨子荣的真实照片时,影院里响起了许久未落的掌声,鼓掌者皆是年轻的面庞。因为这些年轻人能从影片里切实感受到,英模人物的奉献乃至牺牲,其贡献与我们每个人今日的祥和生活皆有关联。
板着脸、端着架子讲故事,效果未必好。这两周,有一位80后大学思政讲师成为“网红”,他叫徐川,他很擅长讲故事,从学生身边的故事讲起。
主旋律电影想要获得票房成功,也要能讲好故事,以“小故事”讲述“大时代”。而要把故事表现好,则要通过提升制作水平,精益求精,来让影片兼具艺术性和观赏性,方能赢得市场的认可。曾夺得当年票房冠军的《唐山大地震》,就是从一对双胞胎姐弟的视角来叙事。为了真实还原当年的生活景观,导演曾专门号召捐赠旧物件。
好的故事来源于生活。要创作出好的故事,则需要踏踏实实地去体验,去扎根。去年,军旅题材影片《战狼》收获了5亿多元票房,影片制作历时7年,导演兼主演吴京,在特种部队基层待了18个月体验生活。为了拍得更真实,高温和“挂彩”让演员们吃了不少苦。
柏拉图有句名言,“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在当下的时代,电影人要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弘扬时代精神,值得拍的内容不是太少,而是有许许多多,但需要创作者真正地去深入生活,去挖掘典型。
期待《信仰》这部影片未来能够获得成功,也期待有更多的“感动人物”能得到院线垂青,并在银幕世界里,收获同样的赞誉和支持。
“公务员子女收到的压岁钱多”折射了什么 2014-02-11 |
南京日报:年轻干部尤需扣好“第一粒扣子” 2014-05-06 |
燕 农:“乐考”让教育重拾出发的本义 2015-01-21 |
让我们挽紧和平的臂膀 2015-05-10 |
让我们挽紧和平的臂膀 2015-05-10 |
袁 媛:父亲跪儿子喊爹折射“扶不起”的孝道 2015-10-30 |
新闻观察:任性改地名,何处寄乡愁 2016-02-05 |
任性改地名,何处寄乡愁 2016-02-05 |
即使绝望也要敬畏法律 2016-04-08 |
以文化的视角去看待方言保护方有共识 2016-06-0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