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大多是旧体制机制与百姓新需要交织形成的。选择政府、供暖企业和用户共同出力、合理分担的改革路径,建立起一套相对公平合理的费用分担机制,是目前各地供暖改革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自11月21日起,《工人日报》推出“供暖账本”系列报道,选取辽宁沈阳、山东济南、内蒙古呼和浩特、湖北武汉、北京5个地方,报道了这些地方实施供暖改革的现状、成效和百姓感受。从北京通过煤改电实行峰谷电价,加大补贴和管线改造让供暖季蓝天多起来,呼和浩特通过分户计量让供暖企业和用户明白消费,沈阳通过煤改气以补贴为抓手提升清洁供暖比例,到济南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蹭暖”痼疾,以及武汉尝试推进集中供暖让南方的冬天不再冷,都反映出供暖这一民生工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从各地的改革范本中探索出一条更加清晰的供暖改革路线图,让供暖真正成为百姓的“暖工程”,显得紧迫和必要。
不同地方的供暖改革不乏地域特色和政策的针对性,但其中也有一些规律性因素。比如,推动供暖改革需要政府解决好新旧机制的衔接,供暖改革要保证社会效益和公众利益的包容发展,供暖企业成本核算不能“自说自话”,市场化改革应回应公众对供暖品质提升的要求和价格关切,供暖设施的提档升级应充分体现公益性,等等。
不难发现,凡是推动供暖改革比较顺利的地方,大多是政府从源头上布局改革,通过补贴解决管线老化导致的“跑冒滴漏”,运用补贴杠杆平衡供暖企业的成本,用市场化改革让公众体验“费用需自付”。而供暖改革推动迟缓的地方,上述问题大都解决得不够到位,新旧机制衔接得不够平稳,各方主体没有形成合力,导致政府、百姓、供暖企业都有一堆“牢骚话”。
供暖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大多是旧体制机制与百姓新需要交织形成的。
就供暖机制而言,过去供暖由政府、单位和社会包办,现在实行市场化改革,一些历史遗留包袱的化解、供暖质量的标准和费用定价等,就需要关照不同主体的利益;就供暖责任和服务水准而言,供暖企业从事的是公用事业,承担一定的公共服务职能,也需要政府明确规定其责任和经营方向,重视用户的关切;就供暖所消耗的能源看,各地选取的能源品种多是政府指定的,也需要政府的推动和监管。
供暖改革既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也要契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目前,单纯的市场化路径还不成熟,完全由政府包办没有可持续性,因此,选择政府、供暖企业和用户共同出力、合理分担的改革路径,建立起一套相对公平合理的费用分担机制,是目前各地供暖改革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比如,北方的供暖管线老化和布局不合理是个老问题,南方的供暖如何布局怎样实施是个新问题,所需费用需要社会多个方面来解决和消化,如果完全由用户承担也不现实,而且可能形成阻力;取暖费的定价机制关乎公平,需要政府调控,不能任由供暖企业自我设定;通过市场化机制,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可以遏制供暖中的浪费问题;通过行政手段督促供暖企业提升服务水准,有利于解决一些企业服务意识欠缺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政策引导、协调推进、渐进化解。
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供暖改革应该坚持的一个原则。在这个原则下,通过地方试点总结经验,梳理难点,在发展中找到各方共赢的改革突破口,才能确保百姓在冬天过上暖融融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