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人口普查对应的是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等民生大事,是城市规划、公共服务提供、公共设施布局、公共政策制定等治理格局,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国家课题。
11月1日零时,随着普查标准时点的到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启,全国700多万名普查员将走入千家万户,逐人逐项开展普查登记。媒体报道显示,今年的入户普查全面采用电子化方式开展,实时直接上报数据,同时首次采集普查对象身份证号码,以实现与公安、卫健等部门行政记录的比对核查。
“人口普查有哪些好处?”“人口普查为何查人又查房?”这几天,媒体上关于人口普查的报道急剧升温,也让公众真切感受到,“大国点名”真的没谁都不行,每一个被普查对象都应该了解并积极参与和配合这一工作,这也是人口普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从1953年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到今年已经是第七次普查了。1964年,首次将“文化程度”“职业”等加入普查项目;1982年,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1990年,调查项目拓展到21项;2000年,首次使用光电录入技术并建立人口地理信息系统,首次采用长短表结合的调查方式;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条例》颁布,首次将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人口普查的不断完善、规范,见证着国家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口素质与公众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
比如,人口普查经历了“全手工”采集、记录、汇总,到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再到今天全面电子化、实时上传信息、用大数据比对查缺补漏的过程,这真实记录了我们相关技术不断提高的历程,说明今天我们的互联网普及率、公众对互联网的使用和操作能力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比如,今年的普查中,如果普查对象户口在老家、常住在外地,会进行两头登记,汇总时再进行排重;对一些作息不规律、下班较晚的住户,普查员会迁就他们的时间,甚至可能深夜入户普查;对群租房等普查“硬骨头”,相关单位和人员也有预案……对比上世纪80年代协助民警普查人口的阿姨所说,“当时没有电话能用来找人,但大家下了工基本就回宿舍、回家”,时下的人口流动、人户分离等,对应的是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
再如,今年的人口普查中,不少媒体都在“科普”、回应人们的种种疑虑、担忧,如“填写私人信息会不会泄露隐私”“人口普查收费吗”。对于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在普查之前已经做了有针对性的安排。一方面,这说明普查工作的周密、周到,另一方面,这反映出人们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在提高、在进步。
实际上,对于人口普查,最有必要“安利”的是这项工作面向未来的意义。国家“点名”每一个人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其存在、掌握其信息,而是通过对人口的精准画像、对人口信息的分析研判,去勾勒前行的道路、发展的图景。比如,对年龄的统计,可以分析出一个地区有多少适龄儿童需要就学,有多少老年人需要照料,从而指导相关部门规划学校,布局老年人服务设施、医疗资源等;对人口就业情况的统计,可以看出哪类人群就业有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就业的政策;当遭遇地震、洪水、重大疫情等灾害时,人口普查信息也可以帮助确定需要救助的人员和物资数量……
说到底,人口普查对应的是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等民生大事,是城市规划、公共服务提供、公共设施布局、公共政策制定等治理格局,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国家课题。
以高质量的普查给未来一份高质量的规划书、设计图,这离不开每个人的认真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