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资深酸汤鱼爱好者,我吃遍北京大小贵州菜馆子。但到了贵州才发现,正宗的滋味必须是这厢的水、这厢的食材,才能造就。就像出了茅台镇,就出不了茅台酒一样。
和我有同感的贵州人不少,采访一路,到哪儿都会被“安利”贵州辣椒:“我们这儿的辣子是香的,别的地方吃不到。”的确,无论是肠旺面还是羊肉粉,就连简简单单的烤豆腐、烤白薯,撒上一把糊辣椒或者兑上蘸水,都美味极了。
家乡味道是写在味觉基因里的乡愁,为生计出去打工的人,走到哪儿也忘不了家乡的小酒小菜,哪怕只是一味调料。贵州毕节赫章县,地处乌蒙山腹部,山势连绵,身处其中,不觉地想起“千山鸟飞绝”这句诗。不过这个飞鸟难以往来的地方,却“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水塘堡乡居民姚文黔在外打工10多年,听说家乡的路通了,把积蓄下来的5万元钱换成了小货车,做起了走村入户卖东西的小生意。他说,这生意辛苦,每天早出晚归,但每天都能回到自己家,吃老婆做的热汤热饭,和在外面挤工棚可不是一个心气儿。我问他收入,他有点不好意思,“卖对了货,一天有300多元。”“好家伙,一个月也有小1万元,家里的地还有分红,你可以啊。”我不由地感叹,这收入可比大城市的小白领还高。姚文黔说,托修路的福,他这两三年攒下的钱,比之前10多年都多。
和姚文黔不一样,彭文才端着“土地饭”不放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原来以洋芋(土豆)闻名,可是洋芋管饱不管富,迤那镇引导农户流转土地,建立万亩精品苹果基地。彭文才算了一下:苹果基地工作一天至少80元,土地流转每亩800元,他家里31亩地,一年就是2.5万元,基地有了纯利还能分红,这一年旱涝保收,可不比种洋芋苞谷强?如他所愿,2019年,果园进入初果期,总产值达到6150万元,7个村的4056户、17232人,都真真正正地脱了贫。
青砖白墙的小房错落有致,山花烂漫的“乡愁小道”,昔日的“荒茅田”变身如今的“花茂村”。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村民王志强经营的农家乐说:“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吃上旅游饭的花茂村村民,日子过得每天都能笑出声。如今村民们想的不只是把钱装满口袋,更想着传承文化:制酒、纸艺、陶艺、工艺画……“我为我的手艺代言,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母先刚拿着自己独家研制的陶罐容器,展示如何做出美味的鸡汤,最后还不忘嘱咐记者录上电话号码,不然别人要买找不到他。
大学生金风徐没想到,自己学高精尖技术的,能回家乡找到适合的工作,收入不比北上广差……这一路,贵州人民脱贫致富的故事比酒还要醉人。
老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在贵州,我看到的则是,自己家的草窝摇身一变,成为金窝银窝。农业饭、旅游饭、加工饭、大数据饭……“家乡饭”碗碗都是熨帖的大餐,离家近、活不累、收入高,老百姓心里美滋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起点。”在家门口,端着家乡饭,创业就业守业的贵州人,日子过得比苹果甜、比辣椒红,绿水青山幻化成金山银山,岂能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