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4年,天津市认真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全年共抽查核实133名局级干部、1356名处级干部的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并分类作出处理。其中对有意隐瞒个人有关事项的拟提拔对象,取消拟提拔资格,从而维护了报告制度的权威性和报告纪律的严肃性。从今年1月开始,该市将把抽查核实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新常态”,作为干部监督的“硬任务”,在按照3%至5%的比例开展随机抽查的基础上,实行“逢提必查”(据2月8日《北京青年报》)。
中央纪委网站数据显示,根据中央部署,2014年,中组部直接抽查核实中管干部、省部级后备干部等1550名。包括天津在内,全国共有北京、上海、陕西、山西、四川、湖北、湖南、广西、河北、吉林等11个省市自治区都对领导干部个人事项进行了抽查核实,全国各地被抽查核实的干部有6万多名,其中有5名拟提拔的中管干部、数十名拟提拔的厅局级和县处级考察对象,因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材料存在问题被取消提拔资格。
实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目前还限于组织掌握,但应该视为推行官员财产公开的前奏或曰预演。然而,作为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如果工作仅限于让领导干部把个人有关事项填表报告了事,那只能成为一种形式,必须进行核查才有实际意义。应该说,对领导干部监督手段有多种,包括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等。实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属于党内监督的范畴。通过设置全面细致的个人报告事项,加之进行核查,组织才能详细掌握干部的情况,也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督。对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内容进行核查,才能防止“带病提拔”,保持干部队伍纯洁性。去年,湖北、广西等省市自治区在核查中,就发现10多名干部腐败问题线索,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调查,这在领导干部中产生了极大震动。
中组部于2015年1月印发《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办法(试行)》,并印制了《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明确了抽查核实报告工作的原则、项目、对象范围、方法、结果处理和纪律要求等。办法还规定,通过核查,发现隐瞒不报的,将不得提拔任用、不得列入后备干部人选。也就是说,干部“逢提必查”将成为今后的新常态,即便推行被称作“阳光法案”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也应如此。
清清白白 2013-12-30 |
大 林:制度之威有赖执行之实 2013-12-31 |
杜 晓:用公开避免个人事项止于“填表格” 2013-12-31 |
练洪洋:勤于抽查就不怕干部隐瞒不报 2013-12-31 |
新闻观察:遏制贪官外逃:要“追逃”更要“... 2014-06-20 |
遏制贪官外逃:要“追逃”更要“防逃” 2014-06-20 |
新京报:“新提任官员财产公开”需尽快落地 2014-08-11 |
蒲苇草:是该对“报而不核”说不了 2014-12-05 |
普沙岭:干部事项“有报有查”才有“电压” 2014-12-08 |
姚明胜:婚变报告落地还需制度跟进 2015-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