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对症下药,让负重的肩膀挺起来
——“干起来、实起来”(下)
本报评论部
//www.workercn.cn2015-07-01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干起来,就得有个好状态。用人导向是最有效的指挥棒,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就能让撂挑子、混日子的人没市场,让负重的肩膀挺起来

  听说国家出台惠民政策,兴冲冲跑去兑现,却被告知“等上级通知”;承诺“按时办结”,一个简单的手续还是一拖几个月;一些改革举措电视上看得见、报纸上读得到,但就是“到不了碗里来”……在本报《今日谈》栏目“‘实起来’难在哪”的主题征文中,许多读者来稿来信,反映各种“中梗阻”问题,慨叹“最后一公里”困境。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来自现实的案例,传递着群众的呼声。对各级干部而言,把工作做实做好,需要开启问题检测仪,看看“梗阻”到底堵在哪,找到落实的着力点。

  一些好政策抛了荒、悬了空,这是来信群众的普遍感受。细细分析,背后的原因很复杂,需要对症下药。比如,实施细则不能“小文件抄大文件”,而应对接群众需求、基层实际,扎扎实实定出可操作的条目,真真切切找到落实的抓手;配套政策不能加上一堆“另类要求”明里暗里设门槛,而应考虑基层的承受力、群众的感受,实现责任的合理分担;各个部门不能“各唱各的调”,而应横向同步、纵向衔接,把程序的“齿轮”严丝合缝对上,办起事来才会顺畅。消除“中梗阻”,关键是落细、落小、落实。“让好政策从墙上走到地上”,创造性地把中央改革部署对接具体现实、化为具体方案、变成具体措施,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向群众交卷,才能增强人们的获得感。

  “办事难,最难是用心”,一个读者的感慨,源自真实的故事。一位老人办出院手续,去社保问住院费怎么报账。第一次去,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最后办事员说他站错了窗口;第二次又排了半个多小时,结果被告知所带资料不齐;第三次再去,办事员一句“身份证呢”,直接把老人怔在当场。“就这么点事,给一个办事资料清单不好吗?为什么非要害得人来回跑呢?”

  类似经历,很多人感同身受。“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关键看态度。固然,程序需要精简、流程需要简化,但更需要一颗为群众着想、为百姓担当的心。有读者就说,有的人对待领导检查,细节总弄得妥妥的;而面对群众,事情总办得粗粗的。让干部的目光“向下”,就得在考核机制上突出群众评价的分量,让群众打分真正影响干部的“得分”,那么花在群众身上的心思就会多起来。

  干起来、实起来,关键是有个好状态。现实中,有的人“混”字打底,“不到点,坚持不上班;到了点,早已下了班”;有的人“拖”字当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人“怕”字缠身,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想尽办法将责任推出去。状态决定作为,松松垮垮、浑浑噩噩,不仅误事误民,对自身何尝不是蹉跎和损耗?

  打掉“混”“拖”“怕”,从无为到有为,从懈怠到勤勉,靠觉悟,更靠制度。以往,不少地方的干部管理成了群众眼里的“松糕”,失之于宽和软,“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今年以来,辽宁、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出台新规追责太平官、无为官,推出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等制度。在“干不出样子,就腾位子”的倒逼压力下,“庸懒散浮拖”等顽疾受到遏制。最近,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针对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通过制度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实干氛围。用人导向是最有效的指挥棒,从干事看高下,以实绩论英雄,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就能让撂挑子、混日子的人没市场,让负重的肩膀挺起来。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不少读者在来信中说,现在制度管用了,“混事官”越来越不好混了,但螺丝还得继续拧紧。人们期待,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不断激活干部队伍,大家都多一些马上就办的雷厉风行,多一些干就干好的奋发有为,自能打通各种“梗阻”,以扎实成效赢得群众满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