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供暖季开始一周后,辽宁多地迎来持续的六级严重污染天气。沈阳pm2.5浓度爆表,一度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省内另有多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爆表。环保专家分析认为,近期辽宁及周边省份陆续进入供暖期,燃煤烟气可能导致空气中各类污染物增加;当下东三省秸秆焚烧仍未结束,也会加剧空气污染。(11月8日新华网)
这几天的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中,东北地区几乎全都爆表,笔者所在的内蒙古东部城市,也爆表了,市内三个监测点的数值齐冲500,是全国联网监测以来未有过的。8日早晨醒来,连屋子里都能闻到强烈的柴草燃烧烟味,证实着专家的分析,焚烧秸秆带给雾霾的贡献值不低。
雾霾、pm2.5这些概念成为社会关注热词,已经有几年了。而这些热词出现之际,也是国家开始大力度治理空气污染之时。但不能不说,治理了几年之后,以公众能够看得见的情况来说,对“治霾成效”的评价不会很高。近期“东北爆表“、哈尔滨“回头家没了”、沈阳pm2.5指数直冲1000,是不是对治霾的看得见的否定?
治污治霾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不能太长,至少应该有一个渐进式趋好的改变,而不是现在这种看不见效果、甚至“越治越污染”的情况。治霾难,是事实,但有一些应该解决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却不能没有时间表。比如,终止焚烧秸秆、使用清洁燃油、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等等,这些问题若只总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治污治霾的诚意都难以取信于民。
这一轮东北“爆表”,以及之前的中原、华北地区空气污染,罪魁祸首又是焚烧秸秆,可是禁烧秸秆已讲了16年;一万年太久,16年也不短了,“秸秆”为什么仍是一个无比头疼的问题?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政府治理能力与智慧的问题。禁烧秸秆,现在各地的手段都差不多,一律地“堵”。但这种思维过于原始,甚至比原始社会的思维都要原始——那时,大禹治水都懂得堵不如疏;到了现代社会,“堵”却成了很多地方官员信奉、互相效仿的公共治理策略,这个问题,实在是无法解释。
秸秆,作为一种必须处理的农业垃圾,没有一些合理的出口,而一味采取人海盯防术,不是罚款就是抓人,不可能解决问题。官员家里的生活垃圾,有人罚他,他就不倒了?农民合理消化秸秆的最大问题是经济成本;而既然焚烧秸秆有关全社会利益,就不应该指望农民自担。本来,现在种田成本就越来越高,加之近年粮价走低,你让农民负担秸秆运输费用,却换不来几个钱,岂不是难为他们?而如果说,治霾需要政府投入,蓝天白云、清新空气的环境需要成本,各级政府在处理秸秆上补贴农民,乃至政府承担起运输秸秆的费用,这个钱花得既值,也应该花得起。否则,一味靠压制手段,永远无法解决。这一轮东北“爆表”就是一个生动的回答。而地方政府需要回答的则是:明年、后年的“秸秆季节”,会是什么情况?若继续爆表,敢问啥叫治霾?治理了什么?(马涤明)
王石川:提高空气检测标准,更要力治污染 2011-12-08 |
曹 林:直面现实才能驱散“黄昏天” 2012-06-13 |
姜 刚:遏制空气污染须过联防联控关 2013-06-07 |
周潜之:空气污染治理不可能单点突破 2013-08-02 |
于德清:治雾霾不能搞城市中心主义 2013-10-24 |
秸秆焚烧 2014-06-03 |
未入空气最差榜单,没啥值得庆幸 2014-10-29 |
韩 涵:空气污染预警,门槛低点是好事 2015-03-31 |
秸秆禁烧令行不止该反思 2015-10-08 |
孙 航:秸秆焚烧要禁住,须细算“经济账” 2015-10-2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