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滚动-正文
抗日战争“唤醒”中国人
秦晓鹰//www.workercn.cn2014-09-01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人的一生总会有些遗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一位名望很高的老外交官。当我问到他这辈子是否有什么遗憾时,他思忖片刻很果断地说:“没有好好学历史。”

  这位七八十岁的老外交官,出任过数国大使,年轻时给朱德、邓小平当过翻译,一生访问过近200个国家,晚年还在国际组织任过职。就是这样一个阅历丰富见多识广的老人,竟然认为自己的遗憾是没有好好钻研过历史。

  你觉得这事有点奇怪吗?其实并不奇怪。因为今天发生的一切都是历史演化的结果。今天既是昨天的结果又是明天的新蕾。所以,要深刻地了解今日中国的民情、国情以及今日中国所面临的地区之情与世界之情,就必须了解历史。尤其是中华民族在近现代第一次以胜利告终的反侵略历史——抗日战争史。

  只要我们去仔细观察和体察,就会发现,这场导致中国军民伤亡巨大的战争直到今天都在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思想、情绪,也影响着国家的发展战略和中国的国际关系。

  事实上,每当清晨来临,在中国的每座城市的中心、在每所学校、每座军营,在960万平方公里的所有角落都会响起《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从1949年这首在抗日战争中诞生的歌曲被暂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到其后多次因“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引发是否修改歌词的争论,直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仍坚持不变不改,并最终确定该歌为正式国歌。这一过程凸显出,抗日战争给中国人留下的深长的忧患意识将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抗日战争给中国人留下的另一个宝贵意识就是民族的团结意识。四分五裂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版图,画地为牢占地为王的军阀式的地域格局,多民族共存却又不平等状况的客观存在,被帝国主义势力强掠割裂的经济区域,长期的内战加上极为分散的大量的小农经济的现实……所有这些都使得中国在抗日战争之前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盘散沙。团结几乎成了无法实现也无人真正信奉的“天书”。是战争的巨大灾难,唤醒了东方睡狮,也把“人无分长幼、地不分南北”的统一意识和团结意识永远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

  抗日战争留给中国人民的第三个宝贵意识就是不屈的抗争意识。曾经有不止一位历史学家发表过这样的学术观点,认为自宋代之后由于元统治者和清初统治者对中原居民的残酷屠杀,使以中原文化为精神核心的中国人在心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再没有秦时的霸气,汉唐的雄风。是日本侵略者的凶残使中华民族陷入了亡国灭种之绝境,于是便顿生豪气绝地反击。中华雄风终于在这场生死抉择的抗争中从死灭到复活,从衰竭到重生。

  中国人的国际意识恐怕也是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这可以算作抗日战争留给中国人民的第四个宝贵意识。按地缘政治学来分析,中国古代是一个因地理位置而长期封闭的大国,加之以自然经济为社会经济基础,历代封建王朝本身就没有发展大规模对外贸易的原始动力,又由于当时人类陆海交通科技水平的有限,种种因素叠加导致中国人的全球国际意识非常薄弱。尽管近代以来有众多精英人士奔赴西洋东洋,但与总人口相比,确是微乎其微。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使中国公众第一次最真切地体会到自己与同盟国的苏美英是一个战场的战友,是命运共同体。而“日本鬼子”与希特勒“德国法西斯”都是中国的敌人。无数跨国界的、生死与共的故事由这一意识而发生;无数令人肝肠寸断的人间悲喜剧也由此而流传到今天。白求恩、罗生特、柯棣华是中国老百姓的白衣天使,苏联空军、陈纳德“飞虎队”和牺牲在驼峰航线上空的几千名盟国空军飞行员,在中国留下了青春也留下了生命。

  写到这里,我觉得已经无须赘言了。读者朋友只要想想,这些宝贵的意识对今天的中国人还需要不需要,就足以得出结论了。如果需要,就让我们好好纪念。

  让每一张寄托着祖国未来的天真烂漫的脸,在纪念的警钟敲响时,在纪念的汽笛拉响时,都能变得庄重和庄严。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