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推进会发言材料
大力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助推非公企业创新转型升级
宁波市总工会
宁波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之一。民营经济占宁波经济总量的70%以上,是宁波发展的优势、活力和潜力所在,但由于市场先发和草根起家,很多企业转型升级相对艰难,融资难、投资难、创新难、盈利难等诸多问题已成为制约宁波民企转型升级的瓶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再创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是近年来摆在宁波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新形势下,宁波市总围绕大局,结合实际,认真探索,积极作为,自2010年起,在全市非公企业大力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劳模先进的“领头雁”作用,不断激发劳模创新、创造和创效热情,为促进非公企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非公企业已创建市级以上劳模创新工作室61家,占总数的40%,累计产生技术创新成果324项,创造经济效益近3.2亿元,培训技术人才2000余人。
一、精心组织,增强创建吸引力
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离不开企业经营者的大力支持。我们从非公企业的特点出发,遵循平等务实、因企制宜的原则,不片面追求面上的创建数量,重点关注创建质量和创建实效,真正实现企业发展所需、职工成长所求与工会工作所为有机结合。
一是典型引导,形成共识。遴选100家有一定规模、专业工种相对集中、拥有技术过硬一线劳模的非公企业,重点开展针对性创建宣传,推介电业局、宁波港等国有大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典型做法,并组织他们实地参观学习、交流座谈,促使非公企业实现从“要我创建”到“我要创建”的转变。
二是因企制宜,分类推进。对于一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如慈溪的一些小家电生产企业,指导企业将劳模工作室创建工作与传统的“五小”活动相结合,着力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对于规模较大、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如吉利集团,指导企业强化劳模工作室功能设计,在开展技术攻关的同时,承担职工技能培训、劳模精神弘扬和企业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在吉利集团,新进员工必须先到工作室进行上岗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三是整合资源,合作共建。为强化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攻关能力,工会积极协调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参与合作共建,促成企业创新实践优势和院校科研优势的“光合作用”。中小型企业邀请当地职教中心的老师加盟,由学校的教授、老师帮带创建,破解困扰企业的生产技术难题。大中型企业与学校联合挂牌创建,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区域内的部分电子企业联手创建已共同提出了30余个电子生产工艺方面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学校与企业分享前沿技术成果,企业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实训实践基地,获得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