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说得好更要抓得牢
//www.workercn.cn2013-12-24来源:宁波日报
分享到:更多

  

  周 杰

  整改落实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终见成效、出成果的环节,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剖析问题头头是道、制定措施也环环相扣,具体实施起来却拖三拉四,始终不见成效。说到底,就是嘴动得多手动得少、说得好抓得不牢。抓得不牢等于没抓,发现了问题就务必要抓牢整改落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抓牢整改落实,要树立“主动意识”。党员干部在“为民务实清廉”方面有不足、在“四风”方面有缺陷,光靠材料剖析和口头承诺是整改不了的。发现了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最后一步就得靠自己踏实地走、认真地改。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升华思想信念的过程,别人代替不了、拖拉逃避也不行;自己的事得自己干,干还得干出个模样,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给自己戴上这样一个“紧箍咒”。不然,教育实践活动一过,问题依然是问题、矛盾依然是矛盾,误人误事毫无成效。

  抓牢整改落实,要强化“时间观念”。什么时候干什么、干出个什么结果,党员干部自己心里要有一本明白账。这本明白账上的时间节点就是工作的节奏,也能体现党员干部对组织、对群众、对自己的一份责任。不能稀里糊涂地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在日常工作中淡忘了整改落实。要把时间节点记得像闹钟一样,即时提醒自己各个重要时刻,切实抓好该阶段的工作;要使用好时间节点的“清醒剂”作用,把松懈下来的神经紧张起来,认认真真担当起整改落实的责任。

  抓牢整改落实,要善用“外部压力”。党员干部因为种种原因,有时容易出现整改落实抓而不牢的现象。有的是客观上太忙无暇顾及,有的则是主观上畏难心存侥幸。这种情况下,组织的提醒、“一把手”的点评、同事的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适时对比、通报整改落实的进度和效果,及时反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和把握时间节点不准、整改效果不理想的同志“谈谈话”,对他们“鼓鼓劲”、“催催工”,增添一些紧迫感和责任心,提醒他们积极投入整改落实。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