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湖北日报讯 吴美景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究竟应怎么抓?我们的体会是做好“加、减、乘、除”。
做好“加法”,全域增绿,构建林业生态示范区。
推进绿色项目。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低产林改造、公路绿化和长江防护林等一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落实森林防护措施,强化林木禁伐监管。打造绿色景区。按照“山水园林、生态宜居”的思路,新建城区市民公园5处,启动长江外滩滨江公园建设,城区绿地面积达到164.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6%。建设绿色村庄。实施绿色示范乡村建设工程,推广“发动群众、见缝插绿、就地取材、因势造景”的庭院绿化模式,引导群众开展“四旁”绿化造林。恢复绿色矿区。坚持厂区绿化与园区建设同步推进、碳汇林业与治理排放同步实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考核,加快园区、厂区、矿区绿化进程。
做好“减法”,节能减排,建设循环经济试验区。
实施一批循环项目。按照节约生产、清洁生产的发展方向,华新公司开发农业部定点的废弃农药处理和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年减少煤耗30%。应用一批创新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生态环保和战略性新型产业,2013年,全市实施生态科技项目258项,组织申报专利370多件,连续8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关停一批污染企业。两年来,先后将城区9家医化企业搬迁至专门的化工园区和生物产业园。取缔“小造纸”等企业23家,关停粘土砖厂49家,年减少燃煤1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600吨。
做好“乘法”,集约发展,打造城乡一体先导区。
企业集中进园。开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三大行动”,引导优势产业、优质资源向园区聚集。村镇集中建设。坚持全域发展理念,主城区按照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设计要求,确定东城区电子商务、西城区现代物流、老城区商贸居住三大功能区。小城镇建设突出资源整合、乡镇联建,形成特色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垃圾集中处理。推行城乡垃圾减量化分类、无害化处理、全域化推进、常态化运行,实现城乡污水统一收集、统一处理、统一排放。
做好“除法”,革除顽弊,争创安居宜业首善区。
改善“生态水系”。争取国家政策支持,重点推进荆竹、官桥、梅川等河流治理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疏通全域水网系统,实现工程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启动引江灌区节水配套工程建设,改善武穴城区水生态环境。推进武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利用长江自然景观和纵深滩涂,全面整治长江外滩,打造全民健身、临江亲水的滨江文化公园。推进“粉尘治理”。强力推进矿山粉尘治理。严查运输环节抛洒、超载。通过治理,矿山企业粉尘排放量削减90%,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引爆“城管会战”。积极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全面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服务,全面整治城镇卫生死角、道路交通、占道市场、临街立面、各类管线等。
(作者系武穴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