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避免制度“空洞”与“虚置”
现实政治实践中,许多好的制度却不能达致预期效果,出现了制度“空洞”“虚置”等现象。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关注四个相互关联的制度建设环节:一是制度的重点性。比如对于党政干部反腐倡廉建设,宜将重点放在建立干部财产公示制度和司法垂直管理制度两个层级上,在这方面,香港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廉政建设就是我们的很好镜鉴,那些不疼不痒的制度就算堆积如山,也收效甚微。二是制度的严密性。各个制度应相互衔接,环环相扣,这是避免制度“空洞”的重要条件。许多好的制度,因为衔接性不强,前后呼应不够,某一处出现“短板”,结果使已有制度成为摆设、装饰,在滥权和腐败行为面前变得软弱无力。三是制度的执行性。有了制度,一定要认真执行,做到令必行,行必果。四是制度的补救性。如同市场失灵一样,制度亦非绝对和万能,也偶有失灵的时候,当制度链环的某一环节缺失时,必须有若干个预设的制度方案相互补充,方可达致制度的预期效果。
——朱联平(江苏南通市委党校)
用守望相助缓解社区焦虑
今天社会需要通过更有力的社区组织,更积极的公共生活参与,来改变这种涣散的社区关系。
我们可以发现,在今天的小区中,邻里之间往往老死不相往来,社区的公共事务往往被漠然置之,我们在社区往往被陌生和冷淡的相互关系、疏远和相互防备的社会氛围、以经济为纽带的交换关系所笼罩。我们生活中可以依靠的往往仅仅是核心家庭的力量。我们又开始怀念街道老太太带来的那种感觉了。这其实是对于社区重建的渴望,对于传统人情社会的不可替代精神价值的缅怀,对于业已消逝的紧密的邻里关系,对于守望相助、互相扶持的社区生活所具有的意义的再度认知。
街道老太太是一个有活力的社区的象征。现在人们需要她们的根本原因是希望拥有更紧密的邻里关系。我们既要有自己私生活的空间,又要有公共生活;既要有个人的成功和奋斗,又要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信任。今天社会需要通过更有力的社区组织、更积极的公共生活的参与来改变这种涣散的社区关系。我们需要更有活力、更充满凝聚力、对公共生活更有认同感的社区生活。
——张颐武(北京大学)
对腐败分子要永远追究
对于腐败分子,建议建立永远追究制度。
所谓永远追究制度,就是不管本人是否退休,或是否死亡,若有腐败问题,都要追究到底。一般腐败分子在位时,要查腐败会遇到较大阻力。而建立永远追究制度,可产生极大震慑力。因为官员退休后,查其腐败一般阻力较小,反映情况的人顾虑也会较少。官员死后,阻力会更小,更方便查,若有人证物证,国家一定要追回腐败财产,同时,在精神上也要进行追究惩罚。建立永远追究制度,也有利于官员行为长期化。因为要想腐败,就得考虑更长远的问题。
——宋圭武(甘肃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