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何隆德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意义之源、力量之源和秩序之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作出的明确表达,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普遍规律。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通过价值观培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本质上就是人的价值认知和价值认同的过程。价值观培育,首先依赖于教育。价值观教育从来就是人类教育之根本。但理论教育不能代替实践教育。要使核心价值观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则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教育比理论教育更鲜活,更直接,更具体。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要崇尚实践。
价值是不能脱离实践而存在的。价值选择必须基于人类实践经验的基本总结,回应人们实际生活中所关注的现实问题,满足人们的实践需求。不论任何意识形态的东西,离开实践就没有生命力。价值认知也离不开实践。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群众所掌握,最关键的是要让人们在实践中去感知它、领悟它,在社会生活中理解和把握它。价值认同更离不开实践。价值认同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一种价值选择能不能让群众认同,不能单靠抽象的理论说教,必须拿事实说话。特别是要看是否满足群众的利益需求。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该遵循利益认同决定主体思想动机的规律,把人们对价值认同与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结合起来。要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基本价值取向,本质上是站在大众的立场之上的,是为大众谋利益的,是为大众服务的。要运用简单、鲜明、具体的事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要、变晦涩为清晰、变死板为生动,让它离大众更近、更亲切。因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只有在其切实走近现实生活、关注大众切身利益、不断开拓“实践空间”时,才能赢得大众认同。
实践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形式。它与思想理论教育这种显性教育不同,隐性教育是一种渗透性的教育形式,它给受教育者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寓教于无形,润物无声。它也是一种自我教育方式,让人们自我感知,自主认同,自觉遵从。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实践教育这种隐性教育形式。比如美国,就是以隐性教育见长的国家。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中,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没有开设专门课程,而是普遍采用“隐性课程”模式,把美国社会所要求、公民应当具备的重要价值观融入到了各种选修、必修课程中,讲究渗透性的教育,很少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在教育方式上,以体验性的实践教育为主导模式。美国这种以实践教育为主导的隐性教育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们思想理论教育的传统优势不能丢,同时要崇尚实践,努力探索一些实践教育的新路子和新模式。
(作者系省委党校科社(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