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三个大局与重庆作为
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www.workercn.cn2014-07-10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更多

  

  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的一个重大发展战略。四月底,李克强总理在重庆主持召开了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给予重庆“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的战略定位。对于重庆而言,需要针对新的历史使命,充分认识全国发展的大局,更加自觉地服从、服务、融入到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中去,在经济转型、区域协同、物流中心建设、内陆开放制度创新等方面需要积极作为。

  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在国家层面体现于“经济升级、区域创新和开放转型”三个大局

  一是经济升级的大局。从长期趋势来看,国内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加大;从短期趋势来看,自2010年以来,GDP季度增速回落,由2010年1季度的最高点12.1%降至2014年1季度的最低点7.4%。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急需寻找经济的支撑,实现经济升级。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重庆、云南、江苏、湖北、浙江、四川、湖南、江西、安徽、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占全国的21.4%,人口占全国的42.7%,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5.4%,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45.4%,进出口额占全国的40.4%。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对当前下行压力加大的中国经济能形成重要支撑,并进而推动经济升级,主要体现于“体量、条件和空间”三个方面。首先,从经济发展体量来看,长江经济带占有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稳住长江经济带,中国经济就会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其次,从经济发展条件来看,长江横贯东中西,连接东部沿海和广袤的内陆,形成浑然一体的交通经济带,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条件、交通交易条件和对外开放条件,具有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良好基础;最后,从经济发展的潜力来看,因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长三角地区的开放经济将会得以升级,中西部八省市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还很大,人口红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空间也比较大。因此,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可以发挥出这一区域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必然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支撑效应。

  二是区域创新的大局。改革开放之始,中国实施的是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发展战略,由此开启了中国经济增长高歌猛进的时代。这种区域战略的结果是东部沿海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从而拉大了区域发展的差距。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防止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可能引发的“两极分化”态势,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关注重点。1999年,中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随后又提出了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由此形成了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地域板块,战略重点分别是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四大区域战略的实施,有效遏制了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态势,但区域之间发展的差异依然十分明显。由于发展取向与区域政策的差异,区域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突出,在区域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会比较好地解决现有区域战略实施中的这些“痼疾”,是对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创新。一方面,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部三个区域,涵盖东部地区三个省市、中部地区四个省、西部地区四个省市,以长江黄金水道为纽带,形成“434”的特殊带状经济体,可使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发展函数具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变量,区域之间的协作必然会加强,竞争模式会由恶性竞争转为良性竞争。另一方面,三个区域、十一个省市之间存在较明显的经济梯度与产业带差,有利于产业的梯度转移,可以形成区域内的错位竞争,在各省市之间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此外,加强长江经济带建设,可以更充分发挥11个省市各自的资源优势,强化资源的优化配置,释放出互补效应。

  三是开放转型的大局。起于1978年的中国开放战略,主要体现于东部沿海的开放。这种开放战略为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转变和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这种开放模式的优势正在“钝化”,并可能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个新的开放格局具有全方位、市场化、区域化以及大力推进内陆、沿边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的特征。长江经济带建设,对开放转型与新开放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一,长江经济带成为向东、向西和向南开放的纽带,有利于稳定向东开放的优势,同时通过“渝新欧”铁路加强向西开放的步伐,通过云南等省开拓沿边开放的空间,推进向南开放战略的实施。其二,通过长江经济带11省市之间分类、分层的集货规划,出口通道的优化设计,物流流程的重组与创新,有利于推动东西开放的联动,沿海沿边开放与内陆开放的有效衔接。其三,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于推动网状开放格局的形成,使开放的集中性与分散性得到有效的平衡,有利于开放风险的管控,保证开放的安全。

  对于重庆而言,需要立足新使命,结合自身优势,积极作为,自觉地服从、服务并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三个大局中去

  一是要根据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要求,结合五大功能区域的建设规划,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积极调整经济增长的方式,挖掘资源要素的潜力,更新经济增长的动力,保持经济增长的活力,形成经济发展的张力,发挥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包容性增长。要大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统筹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因素,促进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整体功能最大化和全市一体化发展。要持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城乡化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提高城乡资源的综合配置效率;切实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化解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增强社会和谐动力。要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协调“金山银山”开发与“绿水青山”保护的关系,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好三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

  二是要建立有效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要处理好区域间的协作与竞争关系,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在加强与周边省市合作中拓展自身的发展平台,寻找共赢的战略空间,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共同发展。要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建设,加强与长三角等地区的深度合作,加强规划对接、产业承接、项目对接、交通等基础设施对接,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和资源在各省市间充分共享、高效流动、优化配置。

  三是要充分发挥战略支点作用,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的建设。要立足东西联动,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与渝新欧铁路大通道连接的综合优势,进一步统筹协调、建设发展好内部交通网络与对外交通网络,着眼于推进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建设,加强与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三大跨区域经济带的对接,优化交通体系,更新物流体系,健全政策体系,优化协作机制,完善区域间资源调控机制。要充分发挥渝新欧铁路大通道的优势,增强重庆的集运能力,提高运输的综合效率。要以物流枢纽为依托,积极推进贸易、金融、能源、信息和文化的融合发展。

  四是依托长江经济带,凸显西部枢纽功能,创新内陆开放制度。重庆要加快向西开放的步伐,形成向东开放的联动,发挥向南开放的腹地作用。要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突出两江新区、保税区、铁路口岸、国家级开发区等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在更大区域内的运作效率。要进一步推进通关便利化,创新海关监管方式,打通影响开放的各种制度性关节。要适应新开放格局的要求,在投资战略、贸易战略、开放产业培育、开放主体培育、开放平台搭建、开放通路和网络构建、区域开放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持续创新,积极作为。

  (执笔人:李敬、付园元)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