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着力打造主阵地加快新型城镇化
——关于孟州市促进农民进城落户做大做强县城的调研与思考
//www.workercn.cn2014-08-13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编者按

  全面落实“总坐标总思路总方略”、加快构建现代城乡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上下的一项重要任务。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特别是向县城转移,是减少富余农民的重要选择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焦作孟州市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做大做强县城、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的新路子,很有启示意义,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坚持科学引导、分类指导,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水到渠成、分批渐进,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孟州市以加速推进城镇化为目标,着眼让有条件进城落户的农民先进城,积极探索农民进城落户实现途径,初步走出了一条政府投得起、群众进得来、进来稳得住的农民进城落户的新路子。按照省委主要领导指示,省委农办于最近赴孟州市进行了调研,形成了这份调研报告。

  一、探索与选择

  孟州市面积541.6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办事处,274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8万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5.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52元。2008年以来,孟州市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个主题,在推动农村农业发展、壮大城市二三产业、促进农民进城落户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个阶段(2008~2010年),在农村建社区。2008年,为解决农村有新房无新村问题,孟州市规划了17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4个在农村。开工建设了两个社区,一个是槐树乡钱沟村社区,规划占地50亩,可容纳750户,已建成楼房4栋64户,因为周边居住环境问题,仅有10余户入住;另一个是大定办事处北开仪社区,建成楼房4栋55户,由于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群众不满意,仅有5户入住。鉴于这种情况,孟州市叫停了布局在农村的社区建设。

  第二个阶段(2010~2012年),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建社区。2010年,3个在乡镇政府所在地的社区相继动工,一个是位于槐树乡政府所在地的东孟庄社区,计划占地60亩,可容纳680户,已建成楼房3栋48户,由于社区距离原村庄较远,且没有产业支撑,农民感觉生产生活不方便,入住意愿不高,仅20余户入住。另两个是位于南庄镇的驸马庄社区和广安苑社区,计划占地300亩,可容纳3000户,已建成楼房2栋,可容纳240户,由于南庄镇离市区不到8公里,农民大多数倾向于到县城买房,群众认可度低,仅40余户签订入住协议,后续建设已经停止。

  第三个阶段(2012年~),在县城建社区。2012年,孟州市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民经济收入提高了,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提高了,更愿意到城市居住生活。根据这种情况,孟州市结合县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就业岗位多等优势条件,决定在县城建社区,引导农民进城落户。目前,作为试点的滨河新村社区一期14栋楼已基本完工,可容纳900余户,面向南庄镇农民销售。由于前期对全镇可能入住农民进行了入户统计,社区尚未开盘就有500余户农民签订入住协议,剩余400户正在挑选之中。2012年初,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和以往教训的基础上,孟州市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进城落户的实施意见》,对在县城建社区引导农民进城落户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各项工作正在深入推进。

  二、做法与成效

  孟州市把县城作为促进农民进城落户的主方向,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努力使农民进得来、稳得住、过得好、有保障。

  (一)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农民进城。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支撑和拉动农民进城落户的主渠道、主平台,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发展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劳动密集型产业。2013年,孟州产业集聚区入住企业36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9家,吸纳从业人员57930人,同比增长10.6%,是“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河南省2星级产业集聚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南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孟州经济的主要增长极和转移就业的主阵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稳步提高,2012年1.45万人,2013年已达1.73万人。

  (二)建设面向进城农民的优惠性商品房,“领”农民进城。为让进城农民能够买到价格相对较低的住房,政府与房产开发公司签订协议,(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采取有条件返还土地出让金、减免税费、包销房屋等方式,委托房地产公司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在市区和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商品房,并以低于市场价高于成本价的优惠价格(每平方米均价2500元,比市场价低约700元),向自愿退出宅基地的进城农民出售。目前,孟州市规划建设的这类社区共4个,1个是滨河新村社区,其余3个分别是城东、城西两个社区和产业集聚区内的1个社区。据测算,加上城中村改造等其他6个社区,孟州市规划建设的10个社区建成后可转移农村人口9.93万人。

  (三)建立农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助”农民进城。出台《孟州市进城落户农民退出宅基地补偿办法(暂行)》和《孟州市进城落户农民房屋征收补偿办法(暂行)》,设立宅基地补偿财政专户,明确宅基地和房屋退出补偿标准。对于退出的宅基地,面积200㎡以下部分(含200㎡)按5万元/亩的标准予以补偿,超过200㎡部分按3万元/亩的标准予以补偿;对于宅基地上的房屋,政府委托专业评估公司评估后进行货币补偿,退出宅基地由村集体代管。南庄镇、城伯镇和大定办事处三个宅基地退出补偿试点乡镇已复垦宅基地300多亩,拆除房屋面积57160平方米,退出宅基地的农户拿到了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的补偿资金,其中74%进城购房。初步估算,孟州市还有空闲宅基地20582户,整合后可腾退土地8232亩。

  (四)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障和服务机制,“促”农民进城。出台《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奖励扶持办法》,引导农民采取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将土地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种植大户。配套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保留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享有附着在土地上的集体财产收益权和其他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权。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2011年、2012年、2013年土地流转面积分别达66376亩、102098亩、175900亩,同比增速分别达45.2%、53.8%、72.4%。

  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孟州市促进农民进城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是城乡资源得到集约节约利用。“死资产”变成了“活资产”,农村空闲宅基地变成了现钱,滨河社区入住居民户均能拿到13万元的补偿金,退出房屋质量较好的置换给贫困人群、危房户或者租给要建房的农户居住,避免了重复建设。“低产值”变成了“高产值”,土地流转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提高了劳动收入,在孟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二三产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81.2%。“低效率”变成了“高效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增加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利用效率。孟州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为5万吨/天,但目前处理不到2万吨/天,利用率不到40%,随着人口的增加,作用可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城市产业做强了,形成了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两大超百亿元的主导产业集群,中原内配、金山化工、隆丰皮草入围2013年度河南省“百强企业”,中国驰名商标3个,河南省著名商标15个,河南省名牌产品8个。2013年,产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税收5.2亿元,同比增长17.8%。城市人口增多了,农民购置商品房数量快速增长,2012年898套,2013年1778套,比2012年增长了一倍,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到2020年,可累计增加12600套,入住4.4万人。加上现有城镇人口16.8万人和通过社区进城的9.93万人,届时孟州市将发展成为具有30万城镇人口的城市。城市框架做大了,县城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2013年建成区面积达15.02平方公里。城区和产业集聚区接合部已经完成规划,未来城区与产业集聚区将连为一体,届时城市面积将达到37平方公里以上,形成产城融合、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三是促进了农村可持续发展。发展的规模大了,截至2013年12月底,孟州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达73802亩,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7.59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6.3%,土地经营日益规模化。发展的愿望强了,滨河新村社区签订入住协议的500余户农民中有60%在城区和距离社区几公里的皮毛园区就业,30%在产业集聚区就业。这些即将过上城市生活的农民,成为其他群众竞相学习的榜样,通过外出打工、勤劳致富到城市居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自觉自愿的现实选择。发展的环境优了,复垦宅基地上种上了花草树木,与以前相比环境美了、心情好了,环保的意识、开放的意识和文明的意识增强了,素质也提升了。复垦土地和退出房屋交给村集体管理,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多了抓手,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增强。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