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肖群忠:求大同
//www.workercn.cn2014-06-20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肖群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伦理学与中国传统伦理研究,代表作为《孝与中国文化》《中国道德智慧十五讲》。

  中国梦不仅是现代中国人的理想,也是中国古人的不懈追求。求大同就是中国古人的中国梦,是中国梦的民族文化根基。

  ■肖群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这里明确指出了中国梦不仅是现代中国人的理想,也是中国古人的不懈追求。可以说,求大同就是中国古人的中国梦,是中国梦的民族文化根基。

  早在先秦时代,诸子都有其对社会理想的不同筹划。成书于战国末年和秦汉之际的《礼记·礼运》篇,首次系统地提出并论述了中国古人的大同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社会政治与道德理想。在制度方面,是“天下为公”,包括权力和财产的公有;实行的是以德行为评判标准的禅让制,推举贤能之士掌握国家公共权力,人们各得其所,社会中“鳏寡孤独”的弱势群体不被社会随意抛弃而得到给养和关怀。在民风或社会风气方面,讲信修睦、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诚信友善、互敬互爱、爱人如己,各尽其力并自觉履行自己的使命,敬职敬责而不自私自利。

  “大同”不仅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更是一种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价值信念。在社会层面,我们要尊重彼此的不同和差异,在国际上,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之间对彼此文明和政治制度互相尊敬和理解,秉持平等相待的国际关系,而不是用霸道强权来压迫人。

  大同理念对推动实现中国梦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首先,“大同”理念可以提升全民对中国梦的价值共识和凝聚力。渴望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实际上也是大同理想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大同”这个古老的社会文化信念比任何一种社会愿景都更有群众基础,是一个更易于被接受和认可的精神号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延续的正是这条割不断的文明血脉,流淌的是对“大同”理想孜孜以求的民族精神。求大同必将增强对中国梦的文化认同和实践动力。

  其次,“大同”理念的提倡有益于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是“大同”社会的前提条件,而社会的稳定和谐首先是在社会财富增长的条件下,对均平分配和普遍共享的要求,这也与我们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内在一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理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平分配,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

  再其次,大同理念的提倡,有益于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明水准,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国的大同理想,具有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等道德追求。正是这种鲜明的道德色彩使它具有了永恒的价值与魅力。道德文明是中国梦的内在诉求和目标,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加强社会文化与道德建设,提高国民道德素质。唯有如此,才会重塑礼仪之邦的文明大国形象,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大同理想有助于塑造中国协和万邦、和谐世界的国际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德国的演讲中指出:“中国人历来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以欺凌和争夺别国为目的,更不是要在国际舞台上称王称霸,而是以独立平等的姿态,广泛地协作,互通有无,以达成文明的对话,促进文明的交流。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