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不是一本现成的教科书
——专访编舞家沈伟
作为长期活跃在当代艺术最前沿、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编舞家、画家和导演,沈伟在中西方艺术之间自由游弋,以自己独到的风格获得了广泛认可。
几乎所有艺术评论者都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沈伟艺术创作的底色,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根骨”。而在沈伟看来,传统不是一本现成的教科书,对传统进行重新提炼、升华、创新,传统艺术才能再一次达到自己的巅峰。
深耕艺术与普及艺术,两边一起做,发展会更快
如果没有亮相舞蹈类综艺节目,沈伟几乎就是“传说中的人物”。
此前,圈外的大众对他所知不多。而在国际舞蹈圈内,他是令人高山仰止的金字塔尖。专业人士都知道他的舞团演出一票难求,知道他本人拿了许多国际顶尖的舞蹈艺术类大奖,也知道他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策划者之一和《画卷》篇编导,但亲眼见到他本人的机会,不多。
他十分低调。直到最近,借着一档节目,专业舞者和普通观众终于近距离看到了作为评委的沈伟。
评委席里,他始终谈吐优雅,保持专业理性。几乎好几次,舞者的作品以极其强烈的感染力获得全场的共情,令其他评委潸然泪下。轮到他时,他却说:“我要让自己先冷静一下,不被一时的情绪干扰,才能从专业和理性的角度想一想。”
这非常符合沈伟一贯的艺术追求。他曾经说:“艺术不只是感性的门类,它非常理性,需要理智对待。”他形容自己舞团的工作状态像是做科研,每一个动作、布景、灯光、服装,他都全程把控,严谨计算,反复实验,绝不诉诸一时的情绪。
于是,他成了评委中最难“推杆”的那个人。有选手说,即便被淘汰,但只要得到沈伟老师这一杆,那就胜过一切。也有选手直接在舞台上喊话:“特别希望能听到沈伟老师的点评。”
他的点评,总能抓住表演中最细微的动作瑕疵。甚至对一些已经成名的教科书级别的舞者依然十分“挑剔”,常说对方“力量没有延续到头”“忽视了指尖”“空中动作没有到位”。正是这样针针见血,反倒令所有人心服口服,乃至于每到争议时,弹幕一片嗷嗷叫道:“等沈伟老师的选择”。
所有人受益匪浅。选手获得了新的成长;而观众,似乎也觉得从此对舞蹈这门艺术“能看出点门道”了。
解放周末:许多人印象中,您是一位“高冷”的艺术家,怎么会想到参加国内的综艺节目?
沈伟:节目播出后,一些朋友也对我表达了类似困惑,觉得我原来是一个完全“不着地”的人,在纯艺术的殿堂里,一心钻研上层建筑,很惊讶我出现在综艺节目里。放在前几年,我自己也不会想到未来有一天会做这样的事情。
我想通过一个大众节目,帮助中国的舞者,同时也向观众传播舞蹈的艺术魅力。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可引起的社会效应,不是几个月的剧场巡演可以比拟的。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这样一个窗口,能让更多人对舞蹈、生命、艺术有新的认识。
解放周末:为什么说前几年不会这样做?
沈伟:我今年53岁,但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生命已经走过漫长的岁月,总感觉仿佛转换了好几次,一变再变,性格、兴趣、生活态度,一直在变。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仿佛经历了好几段人生。这些年来随着对生命不断的领悟、升华,开始进入另外一个成熟的阶段。追求越来越有价值。
最开始,我的艺术生涯,或许只是始于个人兴趣,没有更明确的信念,渐渐和社会有了互动,与生命有了互动。当发现自己有那么一些智慧,掌握了一些社会规律后,便开始想反哺社会,想给艺术、给人带来一些积极影响。
解放周末:就像马斯洛需求理论概括的那样,从温饱,到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
沈伟:大概是这样。我过去从事艺术时没想这么多。但现在做任何事情,我都会想:自己的存在、作为,能否给社会带来一些美好。
比如说节目《舞蹈风暴》,尽管坐在评委席,我心里其实想得还挺多。我很希望观众能深切体会到舞蹈演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从小练习,有的从6岁就开始练功,孜孜不倦地付出,几十年如一日,才能让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控制到位、行云流水。我希望舞蹈演员这种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能对观众也产生激励,同时也让大家的审美有所提高。
如果有观众觉得,哇,舞蹈那么好看,需要演员付出那么多艰辛,潜意识里自己也有了努力奋斗的人生动力——只要能传达出这一点,那我的参与就是有价值的。
解放周末:确实有不少弹幕表达了类似想法。如感慨舞蹈演员不容易,觉得自己要更努力,甚至还说,明天就让孩子去学舞蹈。您觉得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吗?
沈伟:我现在还不敢说。一方面是深耕艺术,一方面是普及艺术,提升全民审美,大概两边一起做,发展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