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当前,形式主义成众矢之的。十八大新局甫始,中央政治局出台“八项规定”,第一项就强调“切忌搞形式主义”。新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决意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形式主义居“四风”之首,为各方所深恶痛绝。
日前,人民论坛对103位专家学者、2314位党政干部、6780位网友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领导讲话假、大、空”、“为迎接上级视察弄虚作假”、“好大喜功的形象工程”为公众最反感的三种形式主义,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华而不实的规章制度”、“走马观花的下访调研”、“抓工作只重表面、不重实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结汇报报喜不报忧”、“内容空洞的文山会海”、“铺张浪费的节庆晚会”等。超八成公众认为,官场形式主义容易“上瘾”、“传染”和“复发”。
形式主义的弊端显而易见,也为人们反感甚至深恶痛绝,但为什么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依然盛行和蔓延?我们又该如何消解形式主义?
原因
最根本的是利益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形式主义有思想认识根源,有历史文化根源,这些都是毫无疑义的。在认识上,形式主义颠倒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重于内容,是唯心主义的东西。在文化上,中国有好面子的传统,为充胖子而打肿脸也在所不惜。不过,这些不是主要的。
形式主义之所以屡禁不止,最根本的还是利益问题。为什么要重形式、做表面文章?一是内容不够形式凑;二是借助形式牟取更多的利益。因此,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搞形式主义能牟取利益。
第一,根子在上面。在中国权力集中的体制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第二,要害在机制。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体制。官员本质上是上面任命和决定的,资源也是上面掌握和分配的。每一个层级要获得更多的资源,都要迎合上面的条条杠杠。而上级部门和领导,或是工作繁忙,很少有机会了解下面的情况。他们对下面的了解,首先是形式,甚至于仅仅止于形式,对内容无力或无心去深究。
形式主义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土壤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李良栋:形式主义有着深厚的思想土壤、历史根源和现实基础。
从思想根源上看,形式主义与形而上学密不可分。从历史根源上看,现代形式主义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孔夫子的“礼”,“克己复礼”是孔子毕生的思想主张和政治主张之一,“礼”也是封建主义统治的形式。这种封建主义的“礼教”对中国人影响极大,支配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思想。从现实基础上看,形式主义也有政治体制上的土壤。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由于政治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使得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优势和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譬如,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并没有完全到位,领导干部“对上负责有余、对下负责不够”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这就为形式主义制造了体制土壤;我们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还不健全,致使反对形式主义还缺乏渠道和途径;我们现行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还存在不少漏洞,也为形式主义提供了活动空间,等等。
追赶效应刺激形式主义蔓延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从体制特点来看,严整和集中的组织结构和职能结构具有便于形式主义生长蔓延的特点。在现行的体制中,无论是党政部门、公共事务机构,还是企事业单位,均突出上级的统一领导,大量部门的人权、事权和财权集中于上级,强化了上下同构、整齐划一的特点。这样的体制有利于集中资源、统一指挥、加强工作协调及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同样有利于层层复制同一的工作形式,形成上行下效的强大的力量和传统。同时,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追赶效应也诱发和刺激形式主义的产生和蔓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属于后发国家开展的现代化建设,具有赶超发达国家的特性,因而在思维方式和行动上自觉不自觉的以发达国家作为模板和标准,来进行自己的现代化建设。其间,由于不少人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必然会出现非常突出的误区,这就是对发达国家的很多只是形式要素的做法照抄照搬,对发达国家的具体理论照本宣科。
源于“权力过分集中”的权力结构和“等级授职制”的用人体制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吉利大学法学院院长李秀娟:从横向上来看,形式主义源于“权力过分集中”的权力结构。“权力过分集中”,党委内各成员在形式上必然以“一把手”的喜怒为风向,在内容上势必以“一把手”的好恶为准绳,久而久之,党的利益、群众利益必然被置于脑后,形式主义必定滋生蔓延。从纵向上来看,形式主义源于“等级授职制”的用人体制。在这种选人用人的导向下,向人民负责和向党负责的一致性被割裂了,眼睛向上的,因大搞形式主义很容易升迁。
对策
根本出路在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陶文昭:对于形式主义这种常见病,治标和治本要双管齐下。
治标方面,就是日常对反对形式主义工作常抓不懈。反对形式主义,关键在领导,上级要为下级作出表率。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的人自然有责任,但关键还是有人看、有人欣赏,甚至搞这套东西的人还得到提拔。如果没有人看,如果搞这套东西的人不但得不到重用还要受到严肃处理,他就不愿意去搞,也不敢去搞。这次中央的八项规定,带了个好头,希望能长期坚持下去。
治本方面,就是要对形式主义的根子下猛药,要着眼于根深蒂固的利益机制问题。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有意识地调整权力过分集中、资源过分集中的体制。改变干部体制上向上负责的导向,而向基层负责,向人民负责,让人们去评判,让人民去监督。
李良栋:肃清“四风”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按照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在要求,不断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铲除“四风”赖以生存的体制土壤。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用好的机制选人,选最好的人,让真抓实干的干部脱颖而出,让搞“假大空”的干部难以投机。要抓紧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为全社会反对“四风”提供广阔的渠道和途径。
全方位创新干部考核机制
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旭涛:根除官场形式主义必须要全方位创新干部考核机制。首先,要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落实干部考核制度,使制度成为一种刚性约束。
其次,要按照分类考核的思路,结合不同领导岗位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制度。目前的干部考核制度,虽然将一级党政领导班子和个人与党委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个人作了划分,但仍比较粗放,没有体现不同领导岗位的职业特点。而按职业化、专业化而不仅仅是政治化的要求考核干部,是防止形式主义泛滥的有效措施。
再次,要强化干部考核制度的配套措施跟进,使考核制度真正有效发挥实效。一是要保证干部考核制度与领导任期的配套和衔接,对重要岗位的领导要建立既往政绩的“回溯考核”,从而有效遏制官员的短期行为。二是建立官员个人信息披露制度,减少官员侥幸心理。三是要强化干部选任的责任追究机制,在推荐、提名考核等各个环节,责任要落实到具体个人,尤其要防止“集体负责”蜕变为“没人负责”。四是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机制。
本报记者宋广玉根据人民论坛报道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