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王早霞 【山西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编辑】
时至今日,改革进入攻坚期,新旧问题交织、利益主体多样;改革越深入,就越要触及深层问题、体制弊端,各个领域的改革就越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相互制约,就越要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只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让各项改革综合配套、协同推进,才能在良性互动中形成整体合力。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首先要突破的是思想“禁区”,那么,今天全面深化改革最难突破的则是利益
“雷区”。尽管“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但是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改则进,不改则退”早已深入人心。这既是一种执政理念,也是中国面向未来的生存方式。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不全面深化改革,则可能前功尽弃。
然而,全面改革不是一哄而上,协同推进也不是齐头并进。“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改革任务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如果缺少重点、没有先后,改革岂不会乱了节奏、丢了章法?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由重点领域改革的“一子落”,激发改革棋局的“全盘活”。
苏玉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部副教授】
从系统论看,一个系统的功能是由系统的要素和结构所决定。要素的全面性和结构的合理性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必要条件。从改革开放的经验看,我们应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使改革方向、改革思路、改革目标和改革方法协同起来,形成改革合力。
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土地等基本要素的活力,而且需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市场体系、政府功能、财税体制、开放型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监督体系等层次的支撑。基本要素活力的发挥是实现改革目标的基础,制度体系的建设是实现改革目标的保障,改革目标为基本要素活力的发挥和制度体系的建设指明方向。
一个系统进化的效率是由系统不同要素协同发展所决定。目前,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围绕以人为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我们的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土地等基本要素的活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侯晓斌【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研发部主任、助理研究员】
在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和急剧变革中,一些矛盾和问题不可避免地产生和积累:就业、医疗、教育、住房,诸多短板需要补齐;城乡差距、社会公平、贪污腐败、诚信缺失,诸多问题亟须解决。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如何在关键领域有关键突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在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如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等举措,体现了中央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的决心。与此同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着利益分化甚至固化的复杂局面,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未来改革的力度将很大,面临的难度也会很大。三中全会公报提出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即是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加大改革的协调和推进力度,体现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更加务实深入地推动改革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