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文中所述的是唐太宗处理公务时的情景。唐太宗面见臣子时,与其他皇帝让人惊慌失措不同,而是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希望来者能提出宝贵的建议。受历史条件和所处的环境限制,作为封建帝王的唐太宗李世民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这段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一名干部在工作中要经常接触同事或下属,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修养怎么样就完全暴露出来,并影响周围的人。有修养的干部会给同事或下属带来正能量,修养差的干部带来的影响就是消极的。因此,干部的修养问题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它体现了公共性和社会性。
修养是一个干部道德风范、知识素养、心理素质、仪态风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达到一定境界的人格魅力,是对道德理想的高尚追求,是具有健康、高雅、文明的生活情趣。做有修养的干部,主要是品格、思想、处世、廉洁、情趣等方面的修养。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人说,某某干部有修养,对人有礼温和,做事处于公心,说到做到;也有人说,某某领导不怎么样,没有修养,人见人躲。简而言之,有修养的干部要有德、有才。有修养的干部会受到人们的景仰,没有修养的干部会遭到人们的唾弃。领导干部要有三个敬畏,即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作为一个普通干部,也要有三个敬畏,即敬畏法纪、敬畏人格、敬畏口碑。
做有修养的干部并不难,难的是能否认识到自己。换而言之,就是对自己的修养问题认识到几分。如果对自己的修养问题认识不到,还自以为是,那么就很难提高自己的修养。假如能对自己进行反省,认识不足,找到差距,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就能使自己不断成长。
怎么培养自己的修养?首先,要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哪个人都不是毫无缺点的,关键的是要拥有真性情和诚实的心,少思计较,多想他人。言行要严谨有礼,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些,不能放任自己。严于律己就是要面对自己的内心,修炼自己的品行,做到守正不阿,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心不动、手不伸、脚跟稳。对待他人,别总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要多想优点,要多想想别人的好处,这样自己就会有个好的心理。其次,要善于学习。作为干部,不管你身处什么行业、什么级别,学习应成为终生的一件大事。要学习时事政治,心怀国家大事;要学习书本知识,适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要向身边的人学习,取长补短长才干;要向实践学习,提高自己认识客观现实的水平。要始终把心思、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寻找乐趣、去拓展空间、去丰富自我、去体现价值。再次,要加强思想修养,守住心里的宁静。对于干部来说,特别是有一定级别的干部,要面对各种诱惑,只有守住内心的宁静,遇事淡定,才不至于随波逐流。要让内心宁静,既要志存高远,又要有一颗平常心。特别要加强思想修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最重要的就是增强理想信念意识。一个党员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主心骨,就没有了目标和前进的方向。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有了理想信念,才会有团队精神、表率作用和服务意识。要加强处世上的修养,注重团结,顾全大局,与人为善,胸怀坦荡,小事求大善,小节立大德。要修炼自己的节操,使自己有气节、宁静而致远,达到苏轼《定风波》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境界。最后,要努力进取。淡定、宁静说的是内心深处的一种境界,而不是无聊的等待、观望,恰恰是一种稳健的进取和成熟、理智的前行。作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成为群众的榜样,所以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能懒惰,要积极进取,敢于战胜困难,勇于挑战自我,有奉献精神,有理想和信仰,有道德理念,做一个让群众信服的有修养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