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加强监管,提高现有养老服务设施的利用水平和服务质量。“十二五”期间,西安市政府不断加大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投入力度,极大地改善了养老机构和社区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条件。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养老服务的软件建设滞后于养老服务硬件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的利用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还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在:全市养老机构的整体布局不甚合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不均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档次不高;已建成的社区老年餐桌多数就餐人数少、利用率低、运营比较困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等方面。这一状况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应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提质增效”目标,在养老服务工作上实行硬件设施建设与服务质量 “两手抓”,促使养老服务设施发挥出最大社会效用。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组织管理机制,从源头、事中、事后对政府财政投入的养老服务设施或项目以及享受政策优惠的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进行全方位监管。在源头,加强养老服务项目需求评估,将养老项目安放在老人需求迫切、组织机制健全、群众热情高的城乡社区实施,避免不顾需求与条件、大批量上马所造成的低效与资源浪费现象。在事中,应通过优惠政策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和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并对参与养老服务的机构和组织持续进行管理、监督。在事后,建立养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养老服务项目实施的社会效果及时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多措并举,提高养老服务管理与技术能力。养老服务能力主要包括服务的组织管理能力、服务队伍规模和技术技能几方面。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对养老服务能力建设缺乏足够的关注,致使养老服务水平与社会养老需求呈现出较大差距。建议,今后应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养老服务意识,营造养老服务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健全各级养老服务组织管理机构,规范行业发展与运转秩序;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收入待遇水平,增强行业的吸引力;通过多种方式,加大技能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管理者的服务能力和从业者的专业技术服务水平;谋划和推进养老护理专业设置工作,利用西安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为养老服务专业服务人才输出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系市社科院社会所研究员)
数字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一个基调——改革
“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是整个报告的主基调,明确了把改革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原则和政策取向。今年方方面面的重点工作都贯穿了改革的精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进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改革,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李克强总理的关于深化改革,把从政府自身做起放在头一条。“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的问题就是政府要放权。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
一个目标——改善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报告强调把改善民生当做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从报告的内容就可以看到,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扶贫开发、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等,可以说是一系列的,对民生的关注、对民生的保障的力度,正是民之所愿、民之所望。
两大经济板块——开放
“开放与改革相伴而生、相互促进。”《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并要求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拓展国际经济基础合作新空间。从当前来看,美国的TTP和TTIP把整个世界经济纳入了一个新的区域化,它不愿意在加强WTO框架下的全球化战略,所以中国领导人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新的改革开放下的大手笔、大战略和大布局。
三个一亿人——城镇化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明确提出“三个一亿人”,是确保中国城镇化有序进展和以人为本的重点体现,也是当前确保城镇化有序进展的关键。所谓“三个一亿人”,第一个一亿人是促进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第二个一亿人是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第三个一亿人是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学者汪同三指出,这“三个一亿人”,讲了实际上是要解决3个问题。第一个一亿人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已经在城市里面工作,在城市里面生活的那些农业转移人口,要把他们的户口落下来,把他们的人口落户在城镇。第二个一亿人是指已经在城市里面居住了,但是他们的居住条件很差,很恶劣,就是所谓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来,这一亿人要改造他们所处的棚户区和城中村,要进行改造。第三个一亿人就是指现在还在农村的那些人口,要有一亿人就近,特别是要在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是相对落后的,怎样促进全国城镇化的均衡发展,第三个一亿人就提出来要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这意味着城镇化更加需要系统思维和复杂性思维,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宏观经济四个关键数字
——稳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2014年我国处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保持经济合理增长,对支持转型升级,深化改革,保障民生至为重要。只有实现这四个目标,我们才能达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有为。
其中,提出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体现了宏观调控目标的连续性、稳定性。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看,也是可以实现的。
《政府工作报告》首先提出了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的宏观调控总体要求,面对复杂形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要提高预见性,坚持底线思维,增加政策储备,切实防止经济增长滑出底线。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内需增长会继续保持稳定,对经济的平稳增长形成主导性的支撑。
(记者 李晓莉 整理)
坚决向污染宣战
用硬措施完成环境保护硬任务
徐波
《政府工作报告》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部分,首次出现“坚决向污染宣战”这样的提法。这表明解决环境问题特别是大气污染已经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体现政府在污染防治领域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决心。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指明了向污染宣战的战略方向,抓住了社会关注点。雾霾天气范围扩大,去年到今年雾霾实际上覆盖了大半个中国,涉及到的人口估计有6亿,也有人估计有8亿,也就是几乎2/3以上的国人都受到雾霾的影响。据环保部提供的资料,2013年,全国实施新的空气质量标准74个城市中,只有3个城市达到了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他71个城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超过新空气质量标准的情况。2010年,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2267.8万吨、2273.6万吨,位居世界第一,烟粉尘排放量为1446.1万吨,均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在全国13个重点区域中,城市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为40微克/立方米、86微克/立方米,为欧美发达国家的2倍至4倍。以雾霾多发为特征的环境污染对生产、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人民网就公众关注的21个热点问题网上调查结果显示,“环境恶化”被网民选为中国目前最为突出的城市病。今年2月份,环保部发布的《全国生态文明调查研究报告》指出,80.9%的受访者对我国整体的环境状况表示十分担忧。2014年1月22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在北京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指出,根据过去一年多所发生的移民情况分析,中国环境问题的加剧成为精英和富裕阶层移民的重要原因。
治理环境污染是硬任务。环保部发布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环境面临的压力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大,环境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要突出,解决起来也比任何国家都要困难。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增强了我们重现碧水蓝天的信心。
硬措施之一,是强化法制手段治理污染,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全国人大已经把环境立法作为近期的立法重点,2014年,在31个省、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中,有28个省份在立法规划提到环保立法方面的问题。
硬措施之二,是政府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制定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的目标体系以及相关标准,明确污染治理任务和目标。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近期目标:到2015年,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12%、13%、10%,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10%、7%、5%,臭氧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酸雨污染有所减轻;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区域大气环境管理能力明显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将细颗粒物纳入考核指标,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6%;其他城市群将其作为预期性指标。《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中提出了中期、远期战略目标: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到203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全面控制,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到2050年,环境质量要与民众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已经颁布,逐步在全国执行。2012年版的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达标的国际标准,提高了其他污染物的控制标准,基本与国际接轨。
硬措施之三,是落实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在内的各社会主体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责任,改革环境管理体制和相关运行机制。环保部2014年初与全国31个省(区、市)已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为各地PM2.5或PM10年均浓度设定下降目标,国务院将每年对此进行考核。深化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将在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及环境税等方面获得突破,管理减排、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的措施将进一步优化,社会公众参与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将会被有效调动起来。
硬措施之四,是政府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引导社会环境投资,为污染治理提供资金保障。2011年、2012年、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节能环保投资的支出分别为2641亿元、2963亿元、3383亿元,年均增长超过了14%。2011年、2012年、2013年,全社会环保投入6026亿元、8253亿元、1万亿元。投资3500亿元实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用于降低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的排放量。全社会的投入超过1.7万亿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硬措施之五,是设计出向污染宣战的路线图。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效率为关键,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全面治理空气、水、固体污染,将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朝阳产业。
硬措施之六,是强调创新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对环境污染的形成机理和扩散机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大力开发、引进环保技术和设备,从研究污染、预测污染、控制污染、消解污染四个方面科学、系统治理污染。(作者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