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南京政治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靠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凝聚共识、团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任务。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定向导航
道路决定命运,观念引领方向。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凝练,更是对这条道路精神旗帜的鲜明昭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基石和支柱的明确揭示。
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制度层面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反映一个社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规定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引领一个社会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主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价值特色是道路特色的标识,价值观认同是道路坚定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选择正确的道路,更要坚守和把握正确的方向,而方向的把握则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导航定向,需要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渗透集中表现在对制度道路及其背后价值观的挑战。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政权的瓦解往往在一夜之间,道路的更迭源自思想上失去防线。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长远、稳定发展,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有利于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有利于引导社会意识形态向着积极、健康、进步的主流发展,有利于坚定人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信念,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全面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
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而精神的强大是以价值观的挺立为基石的。历史和现实证明,没有核心价值观,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精神的力量,归根结底来自于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感召力,取决于它所蕴含的价值观能否激起人们对共同价值的向往与追求。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中华民族的复兴强盛,离不开精神之钙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从社会层面规范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诉求,从个人层面确立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既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又吸收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既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文化传承与精神积淀,又为中国精神的当代锻造确立了价值理念和主旨意趣。
从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建国后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国共产党一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统民族精神的转变,既弘扬了其和谐友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优秀品质,又对其进行了现代性的革命性重塑,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时代内容,催生了中国精神的当代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民族复兴的强国梦想,倡导公平正义的理想信念,引领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在凝聚社会与民族共识的同时,也不断地陶铸出中国精神的当代风骨与品格。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这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就是构建国家的价值内核、倡导社会的共同理想、安顿国民的精神家园。它是对中华民族独立自强品格的描绘,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创新精神的凝练。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人民有追求,国家才有希望。精神的力量弥足珍贵,而力量的激发则靠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自觉追求和实践中国梦所蕴含的价值理想,激发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
国家凝聚力是国家兴盛的基石,一盘散沙的民族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国梦想,凝聚亿万人民的思想共识不可或缺。社会要有共同语言,国家要有统一意志,就必须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了每个人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它通过引导人们的理想信念,塑造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将其汇聚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当中。它既是旗帜、目标,也是规范和指南,它确立了国家的价值目标,勾勒出社会的共同理想,规范了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能够激发全民族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
不同价值主体的价值追求,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冲突,特别是在当前思想、文化、利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社会对“共识”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用核心价值观来统领全社会价值追求,显得尤为重要。核心价值观整合了13亿人民梦想的最大公约数,把13亿人民利益诉求和思想共识高度连结起来,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使千千万万个人的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最终汇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来,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有共同的思想支撑,有高度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社会思潮,最大程度引导人民把个人价值追求转化为国家和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正本清源,指引方向。目前,人们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发展的失衡、财富的差距、观念的冲突,都使得凝聚价值共识既迫切又艰难。要消弭冲突,形成合力,必须靠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信念,在社会层面助推公序良俗和文明风尚的形成,在个人层面明确人生奋斗和社会行为的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强化人民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整合社会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化解社会利益和思想矛盾,最大限度增进社会共识,汇聚中国力量,从而众志成城共同谱写"中国梦"的光辉篇章。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才能汇聚起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是主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塑造人、培养人的过程,只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人、化入社会,才能发挥价值观的驱动作用。离开人民群众的理解、认同和参与,培育与践行就没有了主体,失去了根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要充分关注到不同群体和个体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寻求价值层面的最大公约数,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只有在坚持以人为本中提升价值认同,以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才有最深厚、最长久的生命力。
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传播媒介,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价值观交流交锋的重要阵地。网络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充分发挥网络的重要阵地作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浓厚的舆论氛围。要高度重视网络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全方位表现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要把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中,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要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进一步使网络空间晴朗起来,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放大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要强化实践养成的根本途径。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价值观不是自然生成的,既要靠教育引导来确立,又要靠在实践中强化。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点滴养成、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内化为行为准则,变成自觉行动。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通过开展形式新颖、喜闻乐见、针对性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实现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和实践养成相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内化于心,更外化于行,成为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