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邱继兴
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活动要求,务必坚持群众路线,认真查摆和整治“四风”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以及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这就需要我们大兴调研之风,坚持群众路线,突出问题导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解剖麻雀的方法,来分析查找和解决问题,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实际效果。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笔者认为应当牢牢把握以下四点:
一、调查研究要坚持群众路线,做到“还利于民”。为什么强调调查研究要坚持群众路线?过往,我们搞调查研究,大多官本位意识浓厚,表现在题由“官”出、调由“官”定、卷由“官”评,带有明显的官本位色彩。这样,无形中淡化了我们服务基层群众的职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重视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更加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念,这样就能更好地了解民情、反映民生、表达民愿,更好地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做好调查研究,坚持群众路线,把更多的关注投向群众,把更多的目光聚焦群众,用更多智慧来服务群众,通过瞄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特别是要围绕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就业难、就医难、就学难、住房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和建议,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民生福祉惠及于民。
二、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着意于准”。笔者认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关键在于围绕群众关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如何踏石留印,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抓住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才能抓住问题?核心在于以调查研究之道,解剖麻雀、追根溯源、对症下药。作为区县一级,离群众最近,应该最能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想,所要求的就是,我们必须深入基层一线去调研摸底,掌握实情。比如在雨花区,坚持以调查研究为切入,深入开展“三学三找”活动,着力学党纪、找问题,学理论、找根源,学典型、找差距。同时,明确了全区对接省委部署的34项“四风”突出问题。当前,全区70名党员干部组成14个督查组,深入76个街道和部门单位,把问题一项项找准,打响专项整治攻坚战,力求抓一项成一项、改一项见效一项。
三、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 “立足于实”。调查研究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全面掌握实情,探究客观规律,科学指导实践。脱离客观实际,调查研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教育实践活动无论是查找和解决“四风”突出问题,还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以及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都需要我们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去察实情、讲实话、求实效,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确保将问题找得准,效果最理想。怎样做到实事求是?首先,要从“大部队”向“小分队”转变。就是要减少陪同,轻车简从,真正深入到群众中间,用行动消除距离,用脚步丈量民情。其次,要从“嵌入式”向“两张皮”转变。把调研有机地嵌入工作之中,多采取召开座谈会、发征求意见函、个别沟通等方式,及时征求意见建议。再次,要从“蹲点式”向“蜻蜓式”转变。到有代表性的地方蹲点调研,不搞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在解剖“麻雀”中和群众一起探讨破解之道。
四、调查研究要坚持科学发展,做到“成果转化”。把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应用到发展中,是搞好调查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要在查实情、听实况的基础上,形成有分量、有见解、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对调研中找准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和对策,努力增强调研成果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搞好调研成果的交流、转化和应用,力争通过调查研究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多办一些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让调研的成果成为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助推器,真正做到开展一项调研、找准一个问题、破解一个难题、推进一项工作。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调研成果对科学决策的支撑作用,对有较高价值的调研成果,要努力转化成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从而真正把调查研究形成的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使调查研究工作更有效地服务决策、指导实践、解决问题、促进工作。(作者系长沙市雨花区委副书记、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