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李松阳
文风体现党风,彰显党的形象,关乎事业成败。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强调要把文风作为作风的一个重要方面,切实加以改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实生活中,不良文风的表现不一而足,若任由其发展蔓延,将严重损害党的形象,降低党的威信,导致干群疏离,从而影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文风当做要事,大力倡导优良文风。
文风贵短。即古人所谓的“删繁就简三秋树”,力求简短精练、重点突出,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语言,把要阐明的道理说清楚。毛泽东同志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起草的碑文,仅仅114个字,却反映了一部中国近代史。《道德经》作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言简意赅,博大精深,通篇只有五千言。当今时代,网络等新媒体蓬勃兴起,海量信息随手可得,洋洋洒洒拼凑几万字的文章并非难事。但是这种文章水分太多、营养缺乏,实用价值寥寥无几。写的时候,是在消耗自己生命;发表之后,是在浪费他人时间。
文风贵短,但不唯短。对于那些含金量不足、注水有余的长文章,是一定要“瘦身”的。而当有的问题篇幅太短说不清、说不透时,也可适当延长篇幅。有的文章篇幅虽长,但主题好、内容实、论述精,也是令人喜读、耐读的,其实质是要坚持内容决定形式。
文风贵明。即用语要明,力求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明明白白。现在有的文章,特别是一些理论文章、学术报告,概念繁复、辞藻堆砌、用词生涩,仿佛别人越看不懂,越能显出自己的水平,这恰是一种肤浅的表现。把最复杂的道理,用最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才是讲话、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比如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三篇文章,都不过千字,用语浅显,说理清楚,深入人心,至今读来仍能引起共鸣。
一些同志长期在机关工作,平时讲起理论来头头是道,下到基层却做不好群众工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说的话群众听不懂或不爱听。当年,鲁迅先生在写给母亲的信中,把作肺部检查说成是“用使身体透明的镜子照”,而不说“用X光线镜照”,就是怕母亲理解不了。机关的同志,特别是领导同志,要善于倾听群众说的话,更要说群众一听就懂的话。群众先要听得懂,才能愿意听、听得进。你说的话群众都听不懂,还谈什么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服务人民?
文风贵实。就是力求文章、讲话有感而发,符合实际,客观有效。对于想表明的思想和道理,要开门见山、有的放矢,不要照抄照搬、夸大其词。讲话不求天衣无缝、色香俱全,重在切中要害、有滋有味。要主动摒弃空话、套话、“漂亮”话,多讲真话、实话、管用的话。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曾多次对文风提出过明确要求。但实践证明,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其实并不容易做到。人民群众欢迎好文风,事业发展需要好文风。那么,好文风从何而来呢?
领导带头是关键。文风问题上下都有,但文风改不改,改得如何,首先看领导。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其自身文风如何,会直接影响下级机关和干部的文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党性修养,以实际行动倡导和带动优良文风。
调查研究是基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同志曾说:“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因此,改文风必须转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基层实情,学习群众语言。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说出的话才更有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求真务实是核心。文风不实,反映出思想作风不纯、工作作风不实,究其根源在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因此,改进文风必须坚持求真务实,要有讲认真的精神。《三国志》有言:“美貌者不待华采以崇好,艳姿者不待文绮以致爱。” 对有长度无力度的文章,要敢于大刀阔斧;对有包装无内容的讲话,要坚决去伪存真。要根据客观实际和工作需要去讲话、写文章,说必要的话、简短的话、明白的话、管用的话。
文风非小事。评价文章、讲话好不好,不在于写作者和说话人,而在于读者和听众。党员干部的文风是否有改进,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倡导优良文风,持之以恒改进文风,从而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前进。
(作者单位:中央纪委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