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切实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www.workercn.cn2014-07-23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张立 王庆华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紧紧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重要途径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广大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深刻认识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从而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一要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使学生及时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二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推动学校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三要注重将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贴近学生需求,注重教学效果。

  多形式、多角度强化对大学生的引导。大学是青年人思想成熟最为关键的时期,如果不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们的思想,那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论调就会乘虚而入。要利用多种载体,多角度强化对大学生的引导,特别是抓住学生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以“讲坛”、“论坛”、“读书会”等形式,引导他们提高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这个有效载体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公共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校园文化对师生的道德品格、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是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载体。

  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引领校园风气。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校园文化的根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学校扎根的关键。营造良好的师德环境,一要弘扬正气。通过党性教育、思政研讨、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激发教师们的工作热情;通过各种媒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二要规范行为。按照“研究无禁区、讲坛有纪律”的要求,规范教师言行,解决好“为谁执教,如何执教”的问题。三要加强督导。开展学生评教等多项活动,将考评结果与职务聘任、评奖评优等挂钩。

  发挥网络宣传阵地作用,抵制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袭。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兴起提升了舆论的传播能力,也为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充分利用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体手段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学生们的精神需求。要加强网络监管,有效抵制不健康思想对学生们的干扰。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只有懂得、信仰和掌握了这门科学的人,才有能力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把握住主导权。因此,建立一支政治强、作风硬、素质高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尤为重要。

  配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按照师生比配备,以保证主渠道教育的质量;辅导员按学生数量配备,保障课堂外思想政治工作全覆盖;机关党务职能部门根据工作量配齐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在人员选用上,要把政治坚定、乐于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首要条件,把综合素质作为基本条件,严把入口关。

  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提供发展平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关键是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在干部的任用上,要多从基层中选拔思想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人员到领导岗位上发挥更大作用。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意识形态工作发挥着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作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形势,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正确地教育引导学生。高校要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如鼓励其进修、定期举办理论研讨等。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