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就我国推进经济转型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7月初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对加快经济转型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立意深远,是我们做好新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指针。
深刻领会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推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实现路径,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理论指引和思想武器。
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明确了经济转型的战略地位。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他再次强调转方式、调结构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这些重要论述,着眼于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强调了经济转型的迫切性。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突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面临人口红利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企业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不足等严峻形势,传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只有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才能有效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科学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明确了经济转型的目标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强调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这些重要论述,对破除“唯GDP论”、把经济发展转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导向作用。发展是硬道理,但如果沿用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成本会越来越高、路子会越走越窄。我们要的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不仅要算总量账,更要算成本账、收入账、环境账、民生账。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更要毫不动摇推进转型升级,正确处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系,宁可速度慢一点,也要质量高一点。
科学把握政府权力和市场活力的关系,明确了经济转型的实现路径。习近平同志强调,“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地推进经济转型提供了基本遵循。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很多是由于没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造成的。经济转型最大制约在体制机制,最大动力来自改革。只有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做好政府权力和市场活力的加减法,加快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资源节约、环境提升和民生改善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导向,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不断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与核心竞争力。
科学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明确了经济转型的根本目的。习近平同志指出,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高层次的人文关怀。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日益增长,要温饱更要环保、奔小康更要健康,要生活得更有尊严,要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我们推进经济转型,就是要把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到更有利于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准确把握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
经济转型是一个涉及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组织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系统思维,突出重点,综合施策。
政府职能转变是基本前提。习近平同志强调,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企业是市场主体,推动经济转型首先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和市场松绑。当前,一些政府部门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重审批轻监管、职能交叉、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经济转型就难以推进。要做到“放管结合”,该放的一定要放开放活,做有限政府;该管的一定要管住管好,做有为、有责政府,在经济转型中当好服务员、裁判员。
产业升级是重要任务。习近平同志强调,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抓住化解产能过剩这一工作重点,使我国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增强后劲。目前,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必须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同时应看到,服务业发展还远远不足。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7000美元,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服务业正当其时。所以,必须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重点,推进制造业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形成“以二促三”“以三带二”的互动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是动力源泉。习近平同志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一些关键技术、大型成套设备、核心元器件和重要基础件要依赖进口。与此同时,一些科技资源闲置浪费,许多发明专利、大学生和海归人员、高水平科研院所没有很好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找准结合点,推动科技创新融入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环境改善是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的质量效益就是“无根之萍”,经济转型也就成了“纸上谈兵”。必须下大决心、下苦功夫做好节能减排的“减法”、生态工程的“加法”、产业升级的“乘法”和防治污染的“除法”,努力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本质需要。习近平同志强调,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只有劳动者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生产力水平提升才有保证。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推进经济转型,必须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促进我国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努力实现经济转型新突破
党中央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为天津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打出一套稳增长、促转型的“组合拳”。
增活力,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实现“五个一”。一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许可事项减少到295项,向全社会公布行政许可“权力清单”,实现“一份清单管边界”。二是组建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集中18个部门的审批事项,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企业设立“四证一章”一天办结。三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让守法企业一路绿灯,使失信企业处处受限。实施大部门制改革,整合工商、食药、质监等市场监管功能,实现“一个部门管市场”。四是推进街镇乡综合执法试点,整合街镇综合执法力量,实现“一支队伍管全部”。五是协同推进京津冀通关一体化,实现“一个平台管全程”。
添动力,加快发展科技型企业。这项工作我们已经抓了4年,取得了良好效果。下一步要在提质量、扩增量、聚能量上狠下功夫。提质量,就是重点加快培育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的科技“小巨人”企业,拿出更多“杀手锏”产品;扩增量,就是坚持培育与引进并重,促进更多机构、企业和高端人才聚集;聚能量,就是继续实施好“一企一策”帮扶,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把发展能量充分释放出来。让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成长起来,培育一大批“顶天立地”的科技小巨人。继续深化部市、院市合作,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产业化项目,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优产能,实施万企转型升级行动。制定实施“万企转型升级”行动计划,以改造提升、产业转型、关停重组、载体升级为主要路径,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2016年底首批确定的1.2万家中小企业整体效益提高50%以上,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5%,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努力实现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就业不减、资源节约、环境改善。
调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加快形成与现代化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研究制定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举措。我们将扎实推进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试验,积极申请建设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构建结构优化、产业高端、发展集聚的现代服务经济体系。到2016年,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比重超过50%,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达到53%。
治污染,深入推进“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大力实施“四清一绿”行动,即以控煤、控车、控尘、控污为重点,实施清新空气行动;以控源截污、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为重点,实施清水河道行动;以加强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绿化为重点,实施清洁村庄行动;以加强社区物业管理为重点,实施清洁社区行动;以推进“一环两河七园”绿化工程为重点,实施绿化美化行动。坚持铁腕治污,严守生态红线,构筑生态系统的“安全屏障”,努力创造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环境。
提素质,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建立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普惠性就业培训福利制度,重点面向45岁以下企业职工、院校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和激励。到2017年,全市技能劳动者将达到420万人,高技能人才将突破110万人,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劳动者队伍。
(作者为天津市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