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谢宝富
随着作风和廉政建设的深入,社会上出现“为官不易”之类的议论的同时,也出现了“为官不为”现象。其实,所谓“为官不为”,也分多种不同情况。
一是对中央狠抓作风和廉政建设心存抵触而派生出来的庸政、懒政行为
中央狠抓作风建设以来,对干部内设“高压线”、外念“紧箍咒”,管束日益严格,惩处空前严厉,一些吃惯了山珍海味、去惯了高档娱乐场所、惯于飞扬跋扈、假公济私的干部虽然迫于形势,表面上高声拥护,行为也有所收敛,但是内心却不乏消极、抵触情绪,人前人后总难免说些丧气话:“不准这不准那的,那咱干脆什么也别干了。”这类负面情绪不免会滋生庸政、懒政行为,正像《人民日报》评论员描绘的那样:“一些人觉得要求严了,‘当官没劲了’,在岗找不到感觉,干事提不起精神……该做的事也不做了……离开宴请吃喝,就不知道该怎么工作了。”
依照这类干部的逻辑,享乐和腐败仿佛是他们曾经“勤政”的原动力(尽管过去他们也未必勤政),现在既然这种动力消失了,他们也就不再“勤政”了。很显然,这是一种十分荒谬的逻辑!同时,该类负面情绪的蔓延还会加剧机关单位本已浓厚的官僚习气,衍生更多庸政、懒政行为——“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如此老样子”。
二是对中央狠抓作风和廉政建设心存忧虑、害怕出事而派生出来的庸政、怠政行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那些社会有需求、改革起来相对容易的问题多已被优先改革,剩下的问题可谓个个都是“难啃的骨头”,解决起来,难免要“捅马蜂窝”、“打擦边球”,甚至要闯“雷区”、“禁区”,很容易出现失误。 同时,改革就是要改变原有的利益分配结构,不可避免地会触动既得利益,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抗,既得利益者会利用一切机会,给推动改革的干部仔仔细细地“挑挑刺”,而一些干部恰恰又非“金刚之身”,在作风和廉政问题上并非十分检点,很怕被人“揭老底”。于是,他们便很自然地产生了明哲保身、消极无为思想和行为。所谓“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啥都不干,难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担风险;组织考核,没有缺点”等,便是其生动写照。
三是由于对中央狠抓作风和廉政建设心存敬畏而不敢胡作非为
中央狠抓作风和廉政建设以来,一些干部不仅不敢像原来那样贪赃枉法、铺张浪费、纵情享乐,而且不敢再像过去那样好大喜功、胡作非为,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等。这种“消极无为”是好事,并不属于中央号召全体干部反对的“为官不为”之列。(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