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基础性”变“决定性”是经济体制改革重大突破
祝福恩 张舒//www.workercn.cn2013-12-03来源:黑龙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转向“决定性作用”,两字之改是改革35年以来成功实践发展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涵质的突破,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体现,是新一届党中央深化经济改革并牵引其他方面改革的根本原则,为在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奠定了理论依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第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天地。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可谓是“帕累托改进”,就是指改革使多数人受益几乎无人受损。因为这种改革仅是一种增量改革,而对原来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冲击和改革不大,因而释放了巨大的改革红利,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增量改革使易改的都改了,难改的都剩下来,改革遇到了新的难题。所以,在1988年开始价格改革,实质是向计划经济体制的冲击,但价格改革最终没有成功。后又推进国有企业承包制改革,由于承包制效益递减,国家让利的空间变小,国有企业亏损越来越大,改革如果有突破必须在理论上突破。同时,由于苏东国家剧变,特别是苏共先亡党后亡国,使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由此也带来了中国改革性质、方向之争。当时,在理论上、实践上反对、怀疑市场化改革观点占上风,使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进入到拐点,或退回计划经济或再坚持市场取向进入深化改革关键期。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为中国改革校正了道路,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市场经济理论。因此在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提发挥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提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管这是对市场经济改革取向的充分肯定,但并没有科学定位市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准确位置。肯定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实际上仍是承认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党的十五大又指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也作了这样论述。所以,胡锦涛在我党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化,党对市场经济理论认识也在深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更大程度地”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表明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必须突破。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才做出了如此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改为“决定性”,不是简单的表述和提法的改变,而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的作用。

  第一,“基础性”改为“决定性”要求必须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决定》指出:“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在经济结构简单、人们需求单一的情况下,政府配置资源有简便、直接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较发展的情况下,就必须进行改革。在这个理论突破基础上,《决定》明确了政府的职能,即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公平竞争、市场监管及保护环境,能够有效防止政府职能错位、越位及不到位的弊端,并有效弥补市场失灵,以使改革沿着市场经济的方向深化。

  第二,“基础性”改为“决定性”要求改革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这是在理论上对市场功能的准确定位,为坚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方向。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的,《决定》正是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论述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对策,如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由管企业转向管资本、股票发行,由审核制转向注册制,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由探索变为允许等。《决定》中新举措众多,能够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引向深化,并释放出大量的改革红利,把坚持市场经济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第三,“基础性”改为“决定性”能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决定》说明中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顺应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愿望,抓住了全社会最关心的问题,普遍表示赞成。”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如这些年的产能严重过剩,钢铁、水泥、玻璃、造船及风电、太阳能等多次解决,解决不了,而轻纺、电器、轻工等因市场化程度高,遵循价值规律,其产能过剩的问题并不严重。所以说,只有坚持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才能解决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问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第四,“基础性”改为“决定性”规定了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政府要当“警察”

  经济体制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摆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李克强总理在日前召开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制改革电视会议上的讲话中,把地方政府比作维持交通的“警察”,而不是充当直接开车上路的“司机”,过去政府又是司机又是警察,其自然阻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还会把市场经济搞乱。《决定》对政府与市场这一角色的科学定位,可以防止过去那种非驴非马的怪象,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打胜全面深化改革艰巨战。

  (作者祝福恩单位: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张舒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